探索中职市场营销课程实训教学环节

时间:2022-09-08 07:12:50

探索中职市场营销课程实训教学环节

摘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营销实践的内涵,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市场营销;实训课程

一、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及其他经济团体中从事市场营销实务的初级应用型人才。由此,在教学中,目标的定位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市场营销的操作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从目前我校及兄弟学校的情况来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还是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定位不准确,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实际问题,往往是束手无策。

2. 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纸上谈兵。由于大部分从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市场营销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一旦遭遇市场营销实践,则不知如何处置。

3. 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的考核办法。由于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教学起步较晚,所以很多评价项目和考核办法尚不完整。因此,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时,有时会完全取决于实训教师的主观判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性教学方式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实践性教学方式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是市场.社会的要求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类组织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并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营销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顺利就业为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探索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

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不再仅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是否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实践性教学方式所发挥的。

2. 实践性教学方式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要求“中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职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市场营销教学中要以培养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技术标准的执行者、技术措施的处理者、技术个性的推行者、创新力的思维者、凝聚力的实施者等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而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恰恰能够培养这些目标。

3.实践性教学方式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是教学目的的要求市场营销课程是财经类中职、技工学校管理学科群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用营销知识开展营销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教学方式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的中应用是学生的认知心理的要求人类对知识的感悟和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是由表及里和循序渐进的。而作为中职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被动地接受,愿意并能主动去探求相关的知识。理论学习是我们大部分中职学生、技工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我们按精英教育的方法,课堂上理论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而他们的强项是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我们要挖掘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因材施教。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源特点,着力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三、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的探索

鉴于上述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这一环节,为培养合格的初级实用型营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实施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探索了一套方法。

1. 正确认识,合理定位。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把它当做形成特色、提高质量、重树品牌的重要手段来抓。要求教师提高认识,重视模拟实训教学环节,把培养合格的初级实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来定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要。

2. 制订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计划。实训计划对于提高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制订计划要注意:首先,计划要适时实用、内容新颖,彻底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的格局;其次,各实训步骤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层层递进;最后,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

3. 选择恰当的模拟实训教学方法。

(1)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相结合。传统的讲授法是指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方法。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传统讲授中,可结合讨论教育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通过模拟实训课题的训练,学生学会了细分市场、寻找目标市场等营销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案例讨论,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些案例中,既要有书中典型的市场营销案例,也要有课本之外的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的案例充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4. 不断探索模拟实训的形式。

(1) 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单项实训就是在讲授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的同时,按章节顺序进行单项实训的一种教学形式。综合实训就是在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完成后,从大量的实际事例中选择典型事例作为实训内容,在模拟环境下完成实训的一种教学形式。

(2) 引进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新的实训平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化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实训教学的现代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抓好课外项目模拟实训,采用实地调查、实地实训等模拟实训形式。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地观摩、调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5.调控模拟实训过程。

(1).建立多层次的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学生实训质量跟踪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模拟课程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成绩评价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学过程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2).严格控制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过程。主要包括实训准备过程的控制、实训过程的控制和实训效果的控制,具体要做到组织纪律上的保证、教师素质上的保证以及教学效果的保证。

6.建立科学的学生实训成绩评价制度。

(1).学生平时实训的表现。包括考勤、考纪、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实训时撰写的实训报告。

(3)技能测评.主要是通过一套简化的市场营销模拟考试题进行模拟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市场营销工作的情况。以上考核指标按一定的比例分值计入总成绩。通过考评能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真正实训情况,有利于市场营销课程模拟实训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鹏.综合营销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2]葛玮,李军昭.推销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5).

[3]李红梅.现代推销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

[4]胡志勇.市场营销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11)

上一篇:基于环境保护工作的BIOLAK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 下一篇:ZB45包装机商标纸吸附堵塞原因分析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