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抢救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8 04:50:3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抢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83-0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在于使心排血量及灌注压能满足全身的需要,支持心功能,防止梗死延展,并尽可能减少缺血坏死的范围,打断恶性循环。几年来,我科成功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护理要点

1.1充分通气、给氧:氧气是一种治疗性“药物”,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尤以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更为显著,给氧方法是鼻导管给氧,流量为8-10Lmin。

1.2给与有效的止痛药物: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可表现有疼痛,剧烈胸痛可诱发、加强休克,且在某种状态下,疼痛甚至是导致休克难以逆转的原因之一。严重持续疼痛可使患者恐惧或焦虑不安,可加重已存在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使休克进一步恶化。给予肌注度冷丁50mg,必要时重复给药,如效果不佳,病人如感胸痛时,可硬膜外导管给药。

2适当补充血流量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时都存在这不同程度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也是能够导致休克难治的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低血容量是控制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环节。输液时注意观察心律、血压以及肺部听诊,以观察疗效反映。

3及时纠正酸中毒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时组织无氧代谢可致酸性物质堆积各肾脏排H+作用下降,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和致心律失常发生,并能够减低心脏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所以能及时纠正酸中毒尤为重要。

4控制心律失常

注意观察心律的变化,显著的心动过速或过缓性心律失常可使心排血量明显降低,使梗死范围扩大,诱发和加强心源性性休克,需积极用药,电复律或临时起搏等方法控制。

5注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适用于心源性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使用硝普钠是一定要注意硝普钠为较强的血管扩张剂,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作用迅速、短暂。因此,治疗心源性休克时开始宜缓慢,以10滴每分为宜,以后因病情加快速度,滴注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血压及脉搏,达到治疗目的后可逐渐减量至停药。长期大量使用,特别对肾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氰化物蓄积,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亦可能出现危险的低血压症。故需严密监测血压和脉搏,停药时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药物,以免出现症状“反跳”。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处理,病情复杂多变,应视其主次及时处理。如:在休克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四肢皮肤色泽温度变化尤为重要,同时配合医生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防止药液外漏,保证药物能够迅速准确的进入病人体内。

7饮食及排便的护理

应给予低脂饮食,少时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注意大便情况,卧床、消化功能减退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可造成排便困难,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等。排便时禁用力过猛,护士应在床旁观察心电、血压变化,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上一篇:甲状腺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