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古琴

时间:2022-09-08 02:52:15

最后的古琴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唱过听过多少支歌啊,可以说,歌声伴随我们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而且,我们以后的生活中,也离不开歌声。歌,可以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可以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歌,可以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歌,可以跨越地域,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里引发共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你会发觉:山水有歌,风雨有歌,岁月有歌,亲情有歌,校园有歌…… (友情提示:“歌”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请以“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或描述经历,或抒感,或说明事理,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试题指津]

“歌”是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文题,十分贴近现实生活。话题前的提示语告诉我们:“话题”来源于生活,“作文”即是生活。

话题“歌”具有极大的发散空间。写这篇文章,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既可以将“歌”理解为名词,写所唱的歌,也可以将“歌”理解为动词,写歌咏的行为。既可以从正面入手,借“歌”来赞颂生活的甜美、欢乐,也可以从反面入笔,借“歌”吁叹生活中的痛苦、悲哀。从时间的角度看,“歌”可以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从空间的角度看,“歌”可以跨越地域,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里引发共鸣。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听一首歌、唱一首歌时的经历和心情,因为感人的歌声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长远的。如果写说明文,可以介绍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的内容及风格,以及这首歌产生的影响。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就某首歌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当然,在写作时更可以不局限于一首具体的歌,因为“歌”这个话题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切入角度。

[考场佳作一]

最后的古琴

不同的音乐形式通常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如果说巴洛克音乐是西方古典的象征,摇滚乐是快餐文化的产物,那么能代表中国五千年悠悠文化的恐怕只有俞伯牙、钟子期的古琴了。细听古琴琴弦拨动的声音,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立刻占据你的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心灵在接受洗礼。

几乎可以这么说:古琴身上所寄托的,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们无尽的古典文化。这种文化积淀,也决定了古琴的高雅。漫游于古琴的乐声中,就仿佛听到了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怒吼和咸阳内韩非的发号施令。一切如歌,却离不开古琴的伴奏。中国古文化就是在古琴的伴奏声中,一波三折地把歌唱到现在的。

可是现在,这伴奏的歌声都听不到了。中国古文化的歌声已经同古琴的伴奏一起被掩埋在如潮水般涌来的其他各色音乐中了。说唱、摇滚、嘻哈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听觉领域,古琴那点微弱的声音已被淹没在遮天蔽日的外来音乐声中了。

我选择留在回忆里继续与古文化的歌和古琴的伴奏共游。我也不时如范仲淹一样无奈地说一声:“微斯人,吾谁与归?”可惜无人理睬。当耳机里古琴的声音被外面的音乐掩盖时,我会回到自己一手构造的古文化净土,回到古代的时光听古文化给我唱歌。当潮水般的讥讽、嘲笑扑面而来时,我也只得假借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聊以。有个乡土作家说回忆有毒,事实也大概是如此吧――一个只能听古文化唱歌的我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最后的古琴,已经无力再为世人唱歌――它想唱,但被现实打得遍体鳞伤。也许古文化的歌已经随风而逝?抑或已被大江东去的浪淘出了主流?还是如即将西下的夕阳,最终只能将带血的美丽的余晖轻轻洒在地上,然后坠入深沉的黑暗?

我不知道。但这支歌却永远响在我的心中,不会消逝,因为我同高傲的它一样,永不屈从于大流。

最后的古琴,愿你还有机会重把自己的声音播种到世上,让它再次开花。

[亮点透视]

这是一篇立意别致、格调高雅、气势豪迈、感情真挚的考场佳作。小作者将观察事物的视角投向了中国的古文化领域,在博大亘古的传统文化的废墟中发掘、梳理出了适合话题的素材,进而写出了一篇超越年龄的“文化散文”。作者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忘身于时尚快餐文化及“遮天蔽日的外来音乐”, 埋首于浩瀚的名著中“听古文化唱歌”――倾听“杏坛下孔子的声音、西关边老子的争辩、长江畔孙武的怒吼……”倾听“古琴”之忧,召唤我们回归精神的家园。(荐评教师/ 张海卡 程鸣)

上一篇:谁话沉香歌风月 下一篇:倒装 正话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