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理由打断学生的思考

时间:2022-09-08 02:34:33

我们没有理由打断学生的思考

受哈佛教学法的启示,近几年来我尝试着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因为学生的思考与自己的“课前预设”偏差太大而打断学生的思考。我在最近一堂复习课上就差点犯了这样的错误。

教学片段:【例】函数f(x)的定义域为{x|x∈R,x≠0},一切x、y∈R,都有f(xy)=f(x)+f(y)。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

在我出示完例题后几分钟,就有一个同学主动走上讲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令x=y=1,则f(1)=f(1)+f(1)

所以f(1)=0

又令x=x,y= ,则f(1)=f(x)+

f( )=0

学生做到这里,似乎感觉到自己走不下去了,思考一会儿以后就主动走下了讲台。

接着,第二个同学走上讲台提出自己的想法:

令x=y=1,则f(1)=f(1)+f(1)

所以f(1)=0

令x=y=-1,则f(1)=f(-1)+f(-1)

所以f(-1)=0

所以f(1)=f(-1)

令x=y=2,则f(4)=f(2)+f(2)=2f(2)

令x=y=-2,则f(4)=f(-2)+f(-2)=

2f(-2)

所以f(2)=f(-2),所以函数f(x)

是偶函数。

第二个同学的思考激发了大家的灵感,几乎“一窝蜂”地要上黑板解答这个问题。我选了一个同学板书了他的证明过程:

令x=y=x,则f(x2)=f(x)+f(x)=

2f(x)

令x=y=-x,则f(x2)=f(-x)+f(-x)=

2f(-x)

所以f(x)=f(-x),所以f(x)是偶函数。

同学们积极的思维“碰撞”,也让我变得兴奋起来。“我认为前面三个同学的想法都有成功的地方,大家能一起小结一下吗?”

“第一个同学的想法注意到了它是恒成立的等式问题,应该用取特殊值的方法来做,但没有注意到它是证明函数的奇偶性,所选取的特殊值为‘ x ’和‘ ’不能达到目的。”

“第二个同学所选取的特殊值‘1、2’和‘-1、-2’太特殊了,失去了一般性,我们应该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来选取特殊值。”

“其实我也是在借鉴前面两个同学的想法的基础上想出来的。”最后上黑板的那位学生发话了:“方法是特殊值方法,关键是要围绕证明函数奇偶性来选取‘x’和‘-x’作为特殊值。”

不知不觉中下课了,回到办公室,我思考:按照以前的做法,我可能在第一个同学板书完后,就自己讲出正确答案。这既节省了时间,或许也能让学生弄懂。但我认为我今天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没有理由打断学生的思考。

新课改的精髓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正是培养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的基础。可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途径。

我实地考察过加拿大的教育,他们的课堂与我们的课堂最大差异在于:加拿大学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门,别具创意,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所想到的内容大同小异,而且永远都是围绕着核心话题展开,很少找到新颖的切入点。这是我们长期用所谓课堂“预设”“牵着学生鼻子走”形成的习惯,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还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

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独立思考更是如此。一般来说,学生的独立思考要经历“感性认识―理解―逻辑推演”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艰苦的积累。所以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既不能因为学生思考慢,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在少数几个学生有了思考结果后就草草收兵(对于那些思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换角度、换方法再做进一步思考;对于思考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鼓励与提示,不要急于告知答案),更不能像某些公开课那样为了追求表面热闹而预设一些“假思考”,忽视了真正的课堂动态生成,华而不实。

学生花费很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不但能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等方面获得很大收获,更能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自我完善,即使他们离开学校后还能继续发展。“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正是独立思考的真谛。

学生的每次思考不一定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有时可能还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站在学生角度去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我们激励学生充满自信地去思考的“催化剂”。正如某学者所言:今天的孩子如果能发现并证明勾股定理,于科学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对于他来说却是难得的创新成果。

波得亚说得好:“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的思维成果也许会有偏差甚至错误,但我们必须无条件给予尊重,既要尊重其发现中的合理因素,更要尊重其探索精神,因为独立思考真实地展现了学生探索的全过程,尽管其中包含了错误的尝试,不完善的推理,对问题片面性、间断性的认识等,但这些都是达到更高水平的理解所必须经历的中间阶梯,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打断学生的思考。

(作者单位:罗新初 湖南省汉寿县毓德铺中学;张兴春 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创设情境?激发灵性 下一篇:学会略读 焕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