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生存的罗伊.纽伯格

时间:2022-09-08 01:56:39

艺术化生存的罗伊.纽伯格

他生于1903年,是唯一一位亲历1929年股市大崩盘和1987年大萧条的大师,并且两次都毫发无伤。他一生经历了20世纪的26次熊市27次牛市,没有一年赔过钱,被称为空前绝后的“世纪炒股赢家”。

他于1940年创立“纽伯格-伯曼”公司,管理的资金在今天已达到了2000多亿美元。他于1950年创立护卫共同基金,开启“合股基金”之先锋,从此确立“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的地位。

然而,他却说:“金钱能够使这个世界运转,但我不相信金钱。我知道,艺术无法使这个世界运转,但我笃信艺术!”

1928年的一天,有个年轻人的命运在此转折,转折的“催化剂”是书架上一本泛黄的《梵•高传》。那是在上个世纪初叶的巴黎,德国后裔罗伊•纽伯格带着父亲留给他的3万美元巨款来追求梦想。

当梵・高的名画《星夜》与《吃土豆的人》将他深深迷住时,他实在想不通,这个艺术天才为什么生前只卖出过1张画,年仅32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惨得像一个乞丐。

而这样的故事竟然发生在艺术之都的巴黎!难道,艺术与金钱从来都是如此紧密――越是高不可攀就越是俗不可耐?于是,他想到了华尔街,如果你去美国打劫,没人告诉你去银行,而是去华尔街,那里是充满钱的地方!

他真的去了华尔街,他立志要赚大钱,去拯救那些还活着的艺术家。

他的终极目标是艺术,直接欲望却是金钱。这个看似矛盾的信念,在纽伯格的心里以一种奇妙的平衡关系共存。在过去的20世纪里,这位成功创办并经营了保护者共同基金的投资天才,这位后来成了美国联邦艺术馆主席的家伙,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创造金融购买艺术的征程。

亲历“黑色星期二”

1928年的冬天,纽伯格横渡大西洋回到美国,也就是在看了《梵•高传》的半年之后。1929年3月,他投身到了华尔街,此时距离1929年股市大崩溃只有7个月时间。

这个家伙竟然在股灾之前来淘金,结果证实“世有非学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纽伯格1903年出生在康涅狄格州,也就是说,他到华尔街这一年不过26岁。他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19岁大学辍学,也就是说,他之前没有任何商学院经历。他唯一的资本是父亲留给他的3万美元,这笔钱的利息足以让他很好的生活,并足够他外出坐上头等舱。

然而,他现在的梦想已经不是头等舱,他直奔股灾淘金而去。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灾难来得无声无息,股市一度还很坚挺,但到了11点,突然开始逆转。那一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纽约四大银行都掷入几千万美元试图护盘救市。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令很多人的美梦破灭。

焦虑与歇斯底里弥漫了整个华尔街,也弥漫了哈里―史蒂格里兹公司。此时26岁的交易记录员纽伯格正在紧张地盯着报价机出的纸条,上面罗列了所有证券交易所在大厅里的交易,就像一场惊险影片拉开帷幕。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计算机,盯着报价机记录每一笔交易是纽伯格的工作。他疯狂的工作,试图跟上触目惊心的交易,以他生活的全部经验来经历这场空前的大股灾。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直到1929年10月29日,一切都分崩离析了。

这一天,纽约证券交易所里的人们都陷入了抛售股票的漩涡之中。股指从之前的363最高点骤然下跌了平均40个百分点,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

这一天,史称华尔街的“黑色星期二”, 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小时就有11个百万富翁自杀。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投资者身上,就连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而纽伯格的表现却令人称羡。纽伯格1929年3月进入华尔街之后就开始了股票研究,并用3万美元尝试了第一笔股票交易,到当年5月份股票价格上涨了12%,净赚5000美元。然而,从5月份之后,股市开始一点点下滑,到9月底,他赚的5000美元就被抹平了。此时,他感觉整个金融市场的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头了。

危机的到来,如同地震来得毫无征兆,26岁的纽伯格却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那时华尔街上交易最频繁的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股票,纽伯格当然也持有。当他的股票跌回到3万美元的时候,他发现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股价已从574美元的高点下降,由于1股拆分为5股,股价从114美元跌至100美元。

“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股价高得可笑。”崩盘之前,纽伯格就开始研究这只股票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他意识到股价走势已经违背了一般逻辑。经过调查,他发现无线电公司是由一群投机商组成的财团联营操纵的。此时,他开始了第一笔套利保值操作,以100美元的价格卖空了300股无线电,恰好与所持有的3万美元的其他股相等。

就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交易记录员纽伯格成功抛出,只可惜那时还没人找他管理资金。

1930年月10月,距离大恐慌一年后,股市再创新低,市场平均跌到1929年9月高峰时的11%,而原先每股100美元的无线电股票此时已经降到了每股2美元。正是这一笔操作,在大萧条时期保住了他的资金,也使他确立了此后套期交易的信心和操作风格。

这让他立即对投资着了迷,觉得赚钱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1987年的第二次世纪大股灾,他也是这样抛出股票,由此被称为“在大崩溃前抛出的人!”

“护卫”共同基金

大恐慌的洗礼对他来说可谓终身受益,在之后65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几乎都是像初涉股市那样炒股。1930年4月3日,纽伯格进入了公司交易室,成为经纪人。他的市场操作手段也由此逐步成型:“当市场持续上升时,我会提前进入跌势;当股市明显下跌时,我却处于涨势。”

纽伯格认为股市有其自身的规律,就像大海的波涛,每几个月就有一次变化,只有亲近它并服从它,才能生存。1929年大恐慌后是长达10年的大熊市,善于平衡的纽伯格在逆境中赚钱,找他管理资金的客户源源不断,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1940年,他与合伙人罗伯特•贝内特•伯曼创办了“纽伯格―伯曼”公司。第二年,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萧条了许久的经济就在那一年得以复苏,而这也为纽伯格赢来了做投资的大好时机。

战争一开始,美国很快紧急招募了1100万人参军,动用几百万家国防企业参与制造轮船、飞机及其他军械装备,经济开始复苏。“纽伯格―伯曼”公司的生意也因战争而蓬勃发展起来,它全盘接下了华尔街上十几个经纪人的生意,因为这些人要去前线打仗,只得把生意移交。

1940年到1950年这段时间是公司发展壮大的10年,但纽伯格从不愿提及,因为他将这种成功归结为外因。他最得意的是1950年之后,1950年的6月1日,纽伯格的共同护卫基金正式成立,这是他一生最为骄傲的艺术。

1950年,他敏锐的发现:共同基金很明智,把许多人的钱合并起来成立一个基金,使得小型的投资者能拥有各种各样的大型公司的投资组合,但缺点是收取8.5%的手续费。纽伯格意识到这笔手续费不是付给基金经营者及决策者的,而是付给基金销售者的。这时纽伯格的理想主义直接上升为智慧,他坚定自己的判断并决定采取行动。

他大胆设立一种无佣金基金,即共同基金,但不预先收取手续费。他给客户和每个认识的人都发出简介,强调这个基金没有8.5%的佣金。大家一开始并不认可这种基金,销售人员没有动力推销这种基金,因为他们拿不到钱。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好的东西总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最后,护卫基金这种明智的投资方式被人们口口箱传,吸引了不少小型客户,这个当初注册资金15万美元的基金只用了几年时间,基金的市值就增加到了100万美元。

到1976年底,当基金达到7400万美元时,公司收到交易指令的每笔投资交易额平均达到25万美元,有好几笔已经超过100万美元。那年他们所付的分红达到480万美元,其中有320万美元又被重新投入基金。到1993年,护卫基金资金规模达到16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8月已超过了2300亿美元。

共同护卫基金的增长令世人刮目相看,而发明无预付佣金的投资方式,也让纽伯格从此奠定了在美国投资界的教父级地位。

“不过是赚的比赔的多”

吉姆•罗杰斯推荐过一个投资英雄,一个叫纽伯格的人,说他有某种超自然的能力,几乎可以闭着眼睛买卖股票,还赢得利润。对此,纽伯格却说,我“不过是赚的比赔的多”。

1958年夏天,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并且是无溢价发行,这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券发行。纽伯格对这个公司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这只股票的价值被低估了,当时市价是每股125.625美元,由于不是热门发行,一下子很难卖掉10亿美元的股票。

纽伯格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为他的客户付保证金,大规模购买这种债券。这次债券级别被定为AAA,由一家他所看好的公司评定。于是他实行杠杆操作,买了总发行量的4%,这对于当时的纽伯格―伯曼公司来说是相当大的数额。

这只股票于当年秋天开始上涨,次年上涨的利润大大高于大盘,此后每股被分为5股,有些客户身价从10万美元一跃成为百万富翁。纽伯格与他的客户都大赚一笔。纽伯格坚信多样化投资的安全性和高利润,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股价攀升之后,他觉得持有这种股票太多了,便于1959年卖掉了一些。

1960年春天,纽伯格公司改为大规模买入“小少女”橙汁公司,“小少女”市价是15到16美元,每股盈利约有3美元。他只是相信那是一家靠得住的公司,并没有看到什么趋势会使其股价上涨。后来,“小少女”的主管和勒布罗兹公司的第二号人物阿曼德•厄普夫来找纽伯格共进午餐,因为他持有“小少女”比银行持有的都要多。在午餐期间,没有任何人提到9月将要发生的消息,即“小少女”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

1960年9月20日,收购一事宣布不久,他接到来自“小少女”公司的电话。“纽伯格先生”,对方说,“我希望你会同意这笔交易,因为如果你反对的话,交易就会流产。”由此可见,当时纽伯格持有“小少女”的股份有多少。

“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支持这次交易”他说。“小少女”被可口可乐公司吞并了,纽伯格认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正在白热化,不看好可口可乐,就把持有的“小少女”股票全部卖掉了。事后他懊悔不已:“我观察可口可乐公司潜力的视觉被误导了,我永远都不应该卖掉它。”

想在华尔街永远正确是不可能的,纽伯格在华尔街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让一个巨大的潜力股从手中溜走了。虽然,他失去了看似不该失去的收益,但他已然实现了投资生涯的收益最大化。他经历了整个20世纪的26次熊市27次牛市,没有一年赔过钱,这一点就连巴菲特也望尘莫及。

更令人称羡的是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艺术,可以说,金钱与艺术是纽伯格的两大支点。进入华尔街后,他开始了收藏油画的历程。纳尔逊•洛克菲勒任纽约市市长时,建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纽伯格美术馆”,现藏有6000多件艺术品,其中有850件来自他的收藏。

当纽伯格104岁时,他还像当初发现艺术进而痴迷投资时那样雄心勃勃,他曾经这样说:“直到现在我仍然充满好奇,我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那样?所以我仍然充满热情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而且我知道我一定能学到新的东西。”

上一篇:艺术品投资:该出手时就出手 下一篇:柯树泉:一支药膏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