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08 01:13:00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摘要: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是城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悬铃木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为害,危险性较大,不易除治,对法桐生长将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危害及损失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规律;形态特征;为害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51

1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规律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2007年3月份被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危险性较大,而且防治比较困难,所以在悬铃木种植管理过程中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比较关键。

悬铃木方翅网蝽通过成虫和若虫对悬铃木进行为害,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刺吸叶片的汁液,对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从而影响悬铃木的生长发育。悬铃木方翅网蝽1个世代的生长周期为30天,若虫共5龄,1年可发生2~5代。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平均每个雌虫可产卵284个。同时悬铃木方翅网蝽耐寒能力比较强,能够在-12.2℃条件下长期存活。悬铃木方翅网蝽近距离传播多是借助风或成虫的飞翔,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同时,悬铃木方翅网蝽还可成群侵入室内,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

2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形态特征

2.1 成虫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成虫整体外观为乳白色,体扁平,长3.20~3.70毫米,体积上雄虫比雌虫略小。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头兜发达,高度较中纵脊稍高,表现为头盔状;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足细长,腿节不加粗;后胸臭腺孔远离侧板外缘。

2.2 卵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卵多为长椭圆形,乳白色,顶部有椭圆形褐色卵盖。

2.3 若虫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若虫体形似成虫,但无翅,共5龄。1龄若虫体无明显刺突;2龄若虫中胸小盾片具不明显刺突;3龄若虫前翅翅芽初现,中胸小盾片2刺突明显;4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1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具2明显刺突;末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4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出现头兜和中纵脊,头部具刺突5枚。

3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为害特点

3.1 为害症状

悬铃木方翅网蝽以刺吸叶片汁液为害为主,受侵害后,叶片正面形成许多密集的白色斑点,背面满布虫粪和分泌物,叶背出现锈色斑,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叶片枯黄提前脱落,严重时引起树势衰弱乃至植株死亡。

3.2 为害结果

对法桐(悬铃木)苗木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苗木销售困难,给苗木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城市行道树、景观树绿化效果与观赏价值,破坏景观;传播悬铃木溃疡病和法国梧桐炭疽病。

4 综合防治技术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具有近距离飞翔或借风做传播的特性,因此,需在法桐苗木基地与城市集中栽植区开展统一时间、联防联治、综合防治,方能起到良好效果。

4.1 化学防治

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疫情爆发区,首先以化学防治措施为主,减少虫口密度,采取措施控制虫害蔓延。一是叶面喷雾。越冬成虫出蛰期和第一代若虫发生期是重点防治时期,5月中下旬上树盛期,是年度最佳防治时期。采用1.2%苦烟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2000倍液,或吡蚜酮乳油+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采用48%毒死蜱乳油+80%敌敌畏乳油l000~l500倍液毒杀。喷药多选在上午8:00~10:00时,或下午4:00~6:00时,每隔15天喷一次,连续3~4次;二是树干注药。采用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进行树干打孔注射防治。在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0.3~0.9毫升/厘米。

4.2 物理防治

疫情被基本控制后,应该以物理、生物治理为主。联合受危害区育苗单位、苗农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门共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数量平衡,确保虫害不爆发。修剪病虫枝、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破坏越冬场所等的措施减少越冬虫的数量;在10月上旬开始,在树干上束草把,诱集成虫越冬。入冬后或翌年成虫出蛰前解下草把和枯枝落叶一并烧毁,消灭越冬虫源。

4.3 生物防治

主要是保护利用草蛉、猎蝽、捕食螨、螳螂和缨小蜂科寄生蜂等天敌,减少虫口密度,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4.4 其他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时时监测,及时预报,为综合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检疫。加强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害的检疫工作,严禁有虫害的苗木、树木调入、调出,减少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的扩展与蔓延。

参考文献

[1] 鞠瑞亭,李博.悬铃木方翅网蝽:一种正在迅速扩张的城市外来入侵害虫[J].生物多样性,2010,(06).

[2] 何辉,孙国山,米新强,刘豪杰,王中旭.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21).

[3] 柳乙君,李金甫,刘亚军,李传仁.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密度对其繁殖力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02).

[4] 李传仁,夏文胜,王福莲.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首次发现[J].动物分类学报,2007,(04).

作者简介:许善忠,本科学历,莱芜市园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

上一篇:刺槐育苗技术要点 下一篇: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