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时间:2022-09-08 12:49:32

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在小学英语课中,对话表演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最根本的目的。且对话表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信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影响都是很大的。教师在对话表演的课堂,分阶段指导学生,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的口语能力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稳步提高。

小学英语对话表演口语能力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的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由此,可确定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即更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话表演的课堂就为学生搭建了培养这些能力的平台。

笔者尝试着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后,安排一节都是对话表演的课堂,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说英语,喜欢说英语,并且能说好英语。

一、初试的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的模仿准备期

1.充分利用课堂的对话表演环节

之所以将英语学习的第一个学期作为准备阶段,是由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所决定的。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几乎没什么语言基础。即使有个别学生提前在课外已学过一些英语,可在对话表演上的能力还是欠缺。所以,在真正开始放手让学生尝试体验对话表演课之前,笔者利用平时的英语课,就学生对话表演方面的能力进行逐步渗透与指导。其中,练习较多的就是Let’s talk环节了。在课堂上,笔者会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书中人物的头饰,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模仿文中的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

Story time也是学生对话表演的极佳素材,只不过这是针对更有能力的学生的。一般来说,乐意接受挑战的学生会挑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同时又是比较容易的故事进行表演。如PEP1Unit4的Story time,Zoom一个个带着pig,dog,duck,rabbit,一边说着指令一边走向目的地。扮演这些动物的孩子们不但自己准备了头饰,还做出动物们各自的活泼可爱的动作。这些表演者认真而又风趣的表演,观众们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2.发现问题,具体指导

初期阶段,只要一发现问题,笔者就会适时地进行指导。如一开始,有的学生上台对话表演就是几个人站在原地说话,眼睛也不怎么看着对方,缺少眼神的交流与体态语的呈现。这样的对话表演,看上去很生硬,也不自然。于是,笔者就在学生中抓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做示范。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语言听上去不像是在对话,而像是在背课文。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不要刻意地照搬课文。特别是在一些有几种表达方式的句子的处理上,要灵活运用。其中,最能说明问题,同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How are you这个句子的回答。有的学生为了与书上回答得一模一样,明明已经说对了,却还要重复表达,立即改成书上的表达方式。

3.适时提出分层的要求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已经能有模有样地对话表演书中的对话和故事时,就会提醒学生书中的对话和故事并不是最完美的,还有可以完善的部分,有些地方可以再具体一些。学生不但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替换文中的句子,还可以进行续编,使内容更加完整。现以PEP1 Unit 6 PartB Let’s talk为例予以说明。该对话向我们呈现了Sarah和她的弟弟Sam打开家门,John在门口与他们打招呼,并给Sam送上生日卡片的情景。显然,对话中还有一些必要的内容被省略了。包括Sarah开门后,按常理会先跟John打招呼,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弟弟。以及进门后,John问Sam的年龄之后,肯定会有后续的内容。于是,在笔者的提示下,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就在课上向大家展现了较课文更完整的对话表演。

二、后续的第二阶段:第二学期的放手起步期

1.明确要求开始尝试

对进入第二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与语句的积累,对角色扮演也有了一些经验。在这个时候,正式向学生提出对话表演的要求也就在情理之中。笔者告诉学生,新学期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节对话表演课。要求每个人都参加,自由组合小组,根据每一单元的学习主题自己编排并表演对话。而所谓的主题是指对话的重点,即要求学生重点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句型。同时,笔者还给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参照两篇课文,将对话进行整合;或者可以自己编排对话;也可以参照Story time中的故事稍加修改。之所以一开始就提出针对学生的分层要求,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话表演内容,并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教师引领,深入指导

当然,在此阶段,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或加以合理地引导,或给予一些中肯的意见。

(1)关于名字。当笔者发现学生在自编并表演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对话时,总是会给人物取一些名字,导致有的学生对这些名字的感觉很生疏,而观众也看得比较陌生。于是,笔者就提议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以便贴近现实生活,而表演者们也就不用刻意地去记名字了。

(2)关于内容。由于对话表演的内容总是局限在一个单元,知识面就显得较狭隘,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于是,笔者提出将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即在编排对话时除了突出单元重点外,还要尽可能地与前面学过的内容相联系。这样,学生的对话表演内容就如滚雪球般,不断地充实着,丰富而又精彩。

(3)关于形式。当笔者发现学生的对话表演形式过于单一时,就提醒学生可在对话表演中融入唱歌、游戏、chant等环节,使整个表演既内容充实又形式丰富。

对笔者而言,尝试对话表演课的最根本目的是锻炼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几乎只有学校一个地方,一出校门,甚至一走出英语课堂就没有了运用英语的环境。而真正要学好英语,就非多练习不可。课堂上的对话表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平台。学生在一次次的编、排、表演的活动中练习、巩固语言,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特别是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且勤奋学习的学生而言,口语能力的提高越发明显,仅从语感这一点来评价,已经相当出色。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信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对笔者而言,在英语课上尝试对话表演还只是开始,只要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笔者就会实践下去,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蔡慧萍,蔡明德,罗毅.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江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

[4]唐蕾.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

[5]马姝英.提高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

上一篇:试析小学科学“信息运用”教学法 下一篇:明f直天王殿松木斗拱振动台试验研究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