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学校教学现象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08 11:49:05

对当前学校教学现象的几点思考

摘要:全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了当前学校教学过程中人们感到困惑的几个实际问题。

关键词:扬弃; 对立统一; 重点论; 内因; 外因

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突出的现象就是“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不少老师觉得自己就好像在当代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似的。这样那样不断的教改带来了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教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又如何做到得法呢?据《现代快报》报道,清华大学明年本科招生将对部分“高分低能”说“不”!面试分量超过笔试,高分低素质考生被退档。这一教育现象将要出现,又怎能不使那些“生存在夹缝里的人”更加深思呢?据《南方周末》一篇报道,甘肃渭源县民办教师的月工资只有四十元,还不及东部发达地区公办教师一天的工资。

笔者面对这些教育现象夜不能寐,深深思索,拭泪写就如下几点教学思考,仅供各位同仁研究参阅。

一、对传统教学的思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日臻完善,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以及远程教育的凸现,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盎然生机。然而有人在这一派大好形势的陶醉之下,竟然对传统教学企图全部抛弃,不管青红皂白都横加指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切都是现在的好,对过去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笔者虽然也曾对当代教育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欢呼过、赞颂过,对传统教学背叛过、抨击过。但是,如今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当代教育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真正明白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一概否定,而是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是“扬弃”。事实上,当代教育是在对传统教育“扬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它身上仍然保留了不少传统教育的精粹。比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再如,教师精湛的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简洁优美的板书设计等等。因此,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教师既要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正确面对传统教育,做到该弃的则弃,该扬的则扬,绝不能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否则不利于教育教学、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对矛盾的思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当代教育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尖锐性的矛盾。尽管这样,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在目前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之处的。素质教育虽然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全面推开,但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方法依然主要是考试,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当前应试教育仍然搞得扎扎实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未来人才需要的教育,是一种最为进步的理想的教育。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再加上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所以要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彻底地实施素质教育还有很大的困难。再说,我国中西部的广大农村青少年,尤其像甘肃渭源县那样的穷困地区,对应试教育还是看得很重的,因为这是他们的人生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捷径。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状况,要想在短时期内废除应试教育,那是不可能的,应试教育还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然而素质教育的步伐又不容迟缓。在这万难之间,我们也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教育的万象更新,既要看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对立的地方,又要看到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地方,从中努力寻找并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对此笔者认为出好中考、高考试卷是个关键,应该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功能,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让当代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在学校招生问题上,清华大学明年将对“高分低能”的学生说“不”,这无疑将会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逐步缓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三、对“三维教学目标”模式的思考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全国许多地方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不少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最受广大教师青睐的教学模式要数“三维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人格本位”的教育思想,成功地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些老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施教时,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轻重,真可谓“眉毛胡子一把抓”。笔者认为采用“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应该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对“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整合其实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整合者务必要有所侧重,要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因此,我们要从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既要兼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注重情感熏陶,又要突出价值取向;既要提高审美能力,又要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采用“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时,我们教师要切忌什么都要抓,什么都抓不好,只顾形式,不顾内容,致使样样目标浮于表面,结果忙忙碌碌不中用的现象发生。总而言之,“三维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使用得当受益匪浅;使用不当劳而无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闪烁着辩证的思想光辉,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心灵好好去揣摩、去领悟、去总结,使它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对“生命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思考

“生命课堂”的崛起,显示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无穷魅力,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僵化局面,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新型课堂正在形成,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生命课堂”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教学误区,有些教师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课堂应该热热闹闹;还有些教师认为“生命课堂”是自由平等的课堂,吵吵闹闹也无所谓。持这种观点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把课堂弄得热闹非凡。有的在课堂上大搞擂台赛,有的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在播放流行音乐。笔者认为这些老师的所作所为严重歪曲了“生命课堂”的本质,不懂得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过程。

“生命课堂”应该讲究动静结合的原则。在这种课堂上不光是要出现合作、讨论、表演等方面的热闹场面,也应该有默读、聆听、沉思、静写等方面的宁静致远。事实上,“生命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就是生命活动相对静止的最好体现,如果没有这个相对静止的学习,就会失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基础,那么“生命课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可以想象牛顿在仔细观察苹果落地之后,如果没有冷静周密的思考,就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还可以想象鲁班被茅草划破皮肤之后,如果没有冷静周密的思考,就不可能发明锯子。由此可知,学生在课堂上作一些相对静止的学习和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理应重视相对静止,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对促成学生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的思考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处理好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放手让他们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评价,从而实现自我能力的发展。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句至理名言告诫我们教师要把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作为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使学生想学、勤学、乐学。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为谁而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读出什么样的结果。其次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精心营造读书的情境氛围,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还要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自豪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今天上学真幸福!

上一篇:旅游购物消费的非规范利益分配探析 下一篇:高中体育运动风险识别与急救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