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90后大学生”的基层学生工作新探析

时间:2022-09-08 11:02:20

面向“90后大学生”的基层学生工作新探析

摘要:“90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在校学生的主体,作为习惯于面对“80后大学生”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本文主要指辅导员和班主任),在面对新群体时,显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应遵循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调整好自身心态,扮演好自身角色,进一步明确高校在学生培养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所要实现的目标,与时俱进地探求基层学生工作新方式。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基层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高校在校学生的主体,参照社会各界对“90后”的评价,相对于“80后”或者更早年代出生的人群来讲,“90后”具有鲜明的行为、性格特质。目前我们直接面对“90后大学生”的基层学生工作者已经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面对新群体,基层学生工作做好与否,直接影响着由“90后”所组成的各种团队目标的实现和团队内部的团结与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影响着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一、“90后大学生”所呈现的新特征

1、基层人数庞大,工作渗透难度高

扩招使高校在校生人数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增长,这令本来就并不充裕的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以在绍某高职院校为例,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活跃程度呈金字塔分布,塔尖由学生党员、各类活动积极分子组成,塔的腰间由各级各类学生干部组成,而塔基也是最庞大的一个群体是由普通大学生组成。面对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工作很难真正渗透到基层学生中去,使得个别学生天天“早出晚归”,而大多数学生则呆在寝室整天与网络作伴。

基层学生工作渗透难度高,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学生人数众多所导致的,另外一方面,笔者认为,现有的一些活动并不合学生的胃口。在一次调查中我们得到这样的数据:“学生最乐意参加的学校活动”是户外运动、文化娱乐、公益活动和体育比赛,它们分别以32.82%、25.56%、13.86%和11.3%的比例位列前四;而在“学生不愿参与活动的原因”中有52.68%的人选择了“活动不够新颖,形式单调”。

2、思想独立开放,追求个性

“9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的时代正好是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时期,身处和谐环境,“90后大学生”缺乏历练和忧患意识,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及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追求个性,不愿从众。

同时,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调查发现:34.12%的学生选择上网方式来度过双休日,而在“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中,QQ以35%的比例仅次于手机36.28%。因此,可以判断“90后”严重依赖网络,且善于利用网络了解各种资讯,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而独立,敢想敢说敢做,不崇拜权威,善于运用网络表达自己。

3、价值观多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产生的新观点、新思潮自然而然地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90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文化冲突,使“90后”在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标准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一方面,他们替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另一方面,拜金、享乐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

4、心理脆弱,内心空虚

“90后大学生”几乎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在思想上比较早熟,但“90后”成长环境的相对和谐,家庭教育环境呈现的“6+1”模式(即4个老人和父母双方共同抚养一个孩子),使得“90后”遭遇挫折的机会比较少,因而依赖性强,脆弱,敏感。另外一方面,心理脆弱与内心的不充实有很大关系,由于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90后”虽能及时获取大量信息,但却不再安于沉下心来读书,很多学生出现了上课不带书的现象,或者大学几年从未进过图书馆的情况,导致内心空虚。

二、基层学生工作的新思考

1、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由权威管理向民主管理转变

我们常常在论坛里、微博中看到学生对于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不满,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生活进行选择的愿望非常强烈,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诉求也日益高涨,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更要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

基层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调动“90后大学生”“三自”教育的热情和自觉性,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管理和监督,尊重他们的民力,塑造他们的责任感。特别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并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笔者发现,有35.62%的同学表示最愿意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而社团、志愿者协会分别以25.08%和16.72%位列第二、第三。因此,不管是出于民主管理的需要,还是学生自我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发挥出这个骨干力量的作用。

2、高度的宽容心去包容多元的价值观

我国的文化也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汇、主流和大众文化交汇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高校作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各种文化在此碰撞,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这给“90后”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因而,文化多元化也是当前基层学生工作者的一种挑战。作为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应该看到文化多元化的积极一面,“90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是他们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从长远来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将长期存在,并逐渐深化,对于基层学生工作者来讲,要用宽容心去包容多元文化,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

3、转变基层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作为高校基层学生工作者,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差,往往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角色地位,抱着“事情交给学生做不放心”的心态,事事亲历亲为,有意无意将大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

4、重视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基层学生工作者的教育引导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教育管理过程变得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90后”由于思想活跃、个性独立,很容易与基层学生工作者站在对立面,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基层学生工作者要放弃传统模式,通过师生中的典型人物,挖掘他们身上的亮点,使他们成为广大学生比学赶超的榜样,逐渐将典型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下一篇:初中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