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9-08 10:16:32

将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毋庸多说,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教师不愿上语文课,学生也没有兴趣上语文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影视文化在当代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影响我们的学生,学生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书籍,而电视是他们扩展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影视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见一斑。影视文化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剑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引导。用得好学生自然爱学、乐学。

关键词:中职语文;影视艺术;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毋庸多说,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教师不愿上语文课,学生也没有兴趣上语文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随着普高的扩招,高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的增多,生源减少,现在来中职就读者无需成绩单,只要愿意来报名就录取。许多学生没有参加过升中考试,有些为家长所逼而来,有些是为了学一门技术能找一份工作,也有些是没有目的来混日子的。大多数学生平时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基础文化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老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因此,如果语文老师仍然按照传统方式授课,教学情景就显得十分尴尬了。

就当今来看,对中职学生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除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外,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即网络、电影、电视、广播、书报和杂志等。中职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日趋多元化、复杂化,而这其中,影视文化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视听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影视的影响无处不在,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已经成为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据心理学家统计,人类获取信息的70%是来自视觉。因此将影视引入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是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突破,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的观点,动机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可归纳为下述四点。第一,动机使学生产生动力。它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投入,并且关心学习;它也使学生的学习持久、努力,有恒心,有毅力。第二,动机使学生把握目标。它使得学生积极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期的目标,它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三,动机使学生有所抉择。它使学生知道如何去选择应该进行的工作,使学生决定各项学习的优先顺序。第四,动机使学生的行为有组织形态。它会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之成为某种行动类型;它会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努力,更有效率。

兴趣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随着动机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它和需要、动机一样,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倘若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自觉自愿,心力专一,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忘却一切困扰,积极进取,孜孜以求,出色地创造性地做好这项事情。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众多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对个人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成才往往与早年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

中职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兴趣培养最佳时期,可是他们大多数在初中阶段就存在厌学情绪或倾向,电影、电视作为知识、信息的新载体,能够把真实世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于银幕或荧屏,鲜活的画面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情节,一下子就能抓住他们的心。所以,灵活利用影视作品中触发学生兴趣指向的“兴奋点”,一定会赢得理想的教育效应。在口语交际《交谈》中,笔者引入视频,让学生“看视频,学交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例:《看视频,学交谈》

一、导入部分,提问法

问:什么是交谈?

二、看视频,学交谈

视频内容:幽默搞笑的《蜡笔小新》剪辑片段

教学方法:案例法;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归纳法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思考发言

教学步骤:

第一环节

1.观看视频《蜡笔小新》剪辑片段。

2.讨论总结得出交谈得体避讳原则。(下转第32页)

3.避讳判断练习。

第二环节

1.观看视频《蜡笔小新》剪辑片段。

2.讨论得出交谈中的平等原则。

3.说一说:生活中,你最不喜欢别人怎么训斥你?

第三环节

1.观看视频《蜡笔小新》剪辑片段。

2.讨论得出交谈中的真诚原则。

3.做相关练习。

第四环节

1.最基本的礼貌用语介绍。

2.看一看:礼貌用语公益广告。

3.总结得出交谈得体礼貌原则。

第五环节

活学活用:根据专业,设置与服务行业有关的情景,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实践证明,课堂上适当地剪辑影视精彩片段,能激起中职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确能骑到良好的作用。对于已经厌学的中职学生来说,影视的形声兼备性、直观性、高效性,是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将两者结合的注意点:

第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影片四者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是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材,熟练驾驭学生,又要善于剪辑影片,处理好教材与影片的自然衔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之构成思维的联动网络;而将影片视为教材的补充,当作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媒介。

第二,更要注意的是影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所选的影视片断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且课内放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影视课”。

总之,恰到好处地将影视艺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 学生在全新的氛围中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获得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振作的情绪,如此最终获得教学的成功。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一例考试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下一篇: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