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船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9-08 08:33:05

重庆船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 通过调研,从船员数量、结构、年龄、学历、思想动态等方面论述重庆船员现状,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船员队伍数量不足,无储备机制;职业素质不适应行业发展;船员无序流动,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储备机制;建立健全船员待遇保障机制;改善船员人才多头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关键词】 重庆;水运;船员队伍;薪酬制度

水运具有运能大、能耗低、占地少等优势,是长距离、大宗物资的主导运输方式。内河水运有利于推动沿江、沿河地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构筑重庆绿色低碳综合运输体系、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拉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随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等国家战略、“五大功能区”和“四个交通”发展战略的推进,水运将成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庆的通航总里程约 km,Ⅳ级以上航道达 km,先后建成了一批吨级港口,船舶逐渐向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趋势发展。重庆港口、航道、船舶等“硬实力”在不断提升,而素有核心“软实力”之称的人才素质却严重制约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效率。重庆航运人才的主力军船员队伍,主要存在行业不景气、职业吸引力下降、结构矛盾突出、教育资源匮乏、供给缺失、流动无序、“江转海”等现象,而社会的发展对船员数量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船员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一支适应重庆航运发展的船员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量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企业走访的基础上,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1 重庆船员队伍现状

1.1 船员数量和结构

据重庆海事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底,重庆市共有内河注册船员约5.7万人,其中:高级船员约2.6万人,普通船员约3.1万人,实际从事船员工作的人数约4万人。重庆船员占全国内河船员总数约5%,占长江沿线各省市内河船员总数约12%。

据2013年海事部门统计,在重庆注册船员中,持有《船员适任证书》的高级船员数占注册船员总数的45%,其他普通船员数占注册船员总数的55%。

1.2 船员年龄和学历情况

据海事部门统计,重庆船员队伍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且大部分船员没有受过职业教育。

1.3 船员思想动态

相关调查显示,从船员的工资收入状况来看,大多数船员对其工资待遇并不满意。从船员当前最强烈的思想愿望来看,86%的船员希望提高工资水平,55%的船员希望参加在职培训,约40%的船员希望上岸转行。重庆航运交易所组织通过对重庆120余艘船舶共余名船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从船员对职业的总体评价来看,仅有31%左右的船员选择了好或较好,69%左右的船员选择了一般或差;

(2)从船员的职业归属感来看,选择愿意将船员职业作为终身职业的仅占23%,同样有23%的船员不愿意终身从事船员职业,54%的船员表示说不清楚;

(3)在是否愿意动员亲属或朋友从事船员职业的调查中,仅有2%的船员表示愿意,60%的船员选择不会,38%的船员选择说不清楚。

2 重庆船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船员数量不足,无储备机制

随着国家支持航运发展政策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重庆航运业将迎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发展时期,软硬件水平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时需要更大的船员人才规模作为支撑。预测至2020年,重庆船员人才需求总量约为7.5万人,而目前船员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重庆航运业发展的需要。

就重庆航运发展总体规划和人才市场现状而言,未来10年重庆船员人才发展将处于一种求大于供的态势,而目前重庆并没有船员行业的劳动力储备基地,缺乏通过“订单办学”“联合办学”“冠名赞助”等方式建立人力资源长期有效的储备机制。

2.2 船员职业素质不适应行业发展

重庆航运中心的建设加速了重庆航运的发展,由单一的船舶运输形式向旅游客船、普通客船、集装箱船、危险化学品船、滚装船等多种运输形式发展,对船员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航运企业对船员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目前,重庆内河船员接受中职或中专及以上专业教育的人数仅占船员总人数的28%。重庆航运企业以通过老员工推荐新员工或到偏远地区招工方式为主,仅有20%的航运企业到各个院校招收毕业生,从而导致新进船员总体素质偏低。重庆航运培训机构开展船员在职培训次数较少,船员适任证书培训次数仅占总培训次数的15%,而航运企业经常开展船员培训的次数还不到总培训次数的50%。

2.3 船员无序流动,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重庆内河船员中,普通船员流动最频繁,船员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航运企业的管理。在重庆流失船员中,绝大部分流向海上和岸上其他行业。据对部分航运企业调查统计,2012年末,被调查的航运企业船员总量约为1.5万人,而到2013年流出船员约占船员总数的21%。

重庆船员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人才服务市场,在船员人才的评价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等方面不够完善;船员人才的引进渠道不畅,同时还存在跳槽频繁和流动无序等现象。重庆航运人才服务中心的成立,对航运业人才的流动起到一定作用,但健全重庆船员人才服务体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行业的积极配合,在观念的迅速转变和重庆市全体航运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才能最终完成。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储备机制

设立船员教育培养专项资金,保障每年船员人才教育培训资金的投入。对船员教育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等实施政策补贴,对就读船舶驾驶和轮机等专业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和生活补贴;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相关航运企业联合培养,政府管理机关应对开设航运专业的职业学院和中职技校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培养船员人才;设立船员资源共享平台,免费为船员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信息。

以重庆航运交易所、重庆船员行业协会等组织为桥梁,整合船员行业资源,建立船员在职培训平台和体系,引入第三方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内河船员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需求的各类船员培训;在培养高级船员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并依托航运院校定向培养;各大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内部培养的方式以提高船员的综合素质。

3.2 建立健全船员待遇保障机制

船员职业具有特殊性、艰苦性、风险性等特点,船员的收入不宜参照平均最低工资标准实行,重庆航运行业应规范船员工资,尽量制定工资指导价格。重庆航运企业应规范建立船员的“五险一金”制度,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政策;建议航运企业将船员薪酬与业务技能、工龄、生产效率、安全低碳等指标挂钩,实行绩效优先,按贡献分配。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船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减缓船员的流失。

3.3 改变船员人才多头管理,完善服务体系

成立统一有效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船员人才管理、指导、服务、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各管理部门和机构相互协调合作。政府应不断完善重庆船员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和服务平台,加强对船员人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船员人才需求指数、企业招聘岗位、船员薪酬参考指数等市场信息;适时维护和更新数据,使重庆船员人才队伍的管理更具信息化和科学化;在建立船员专业服务制度和专业人才市场的同时,建立船员人才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4 结 语

本文分析了重庆船员现状,提出重庆船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和意见:通过不断完善船员教育培训体制、待遇保障体制和服务体制等方面,促进重庆水运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宣行,吴晓啸.提高船员队伍素质促进船员全面发展[J].水运管理,2011,33(2):26-28.

上一篇:基于时间成本分析多式联运在中美洲航线的优势 下一篇:父亲母亲的浪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