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肪肝如何用他汀

时间:2022-09-08 08:16:10

40出头的宋老师较肥胖,2年前被诊断为“脂肪肝”。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常见病,建议她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坚持体育锻炼,定期复查。宋老师一直坚持按医嘱锻炼和饮食,没想到,最近体检却发现了“糖耐量受损”和“高脂血症”,脂肪肝也变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治医生建议用他汀类药物。宋老师顿时觉得晕头转向,怎么一下子就出来这么多病呢?

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者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所致。近年来国内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率达10%左右,而且发病年龄也不断提前。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必然会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脂药物,其正确应用理所当然地成为医患关切的话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何种情况下应启动他汀治疗?肝损伤如何监测?如何避免用药风险?

启动他汀治疗的必备条件 启动他汀类治疗的最主要依据不是单纯某项血脂的升高,而主要是看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有多大。一般认为,经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治疗后3~6个月,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4.16毫摩尔/升,总胆固醇大于6.4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0.90毫摩尔/升,甘油三酯大于2.26毫摩尔/升,即应启动他汀类药治疗。宋老师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确诊为“高脂血症”和“糖耐量受损”,已进入心脑血管病危险行列,需要启用他汀类药。

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风险与监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往往伴有一定肝损伤,同时也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因此,在使用调脂药物前,必须强调常规检验血清转氨酶,如有异常,必须进一步查明原因,有无肝损伤的其他指标或肝功能不全征象等。在他汀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有否乏力、纳差、嗜睡、黄疸、肝肿大等。对转氨酶升高者,应检查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判断是否存在肝损伤和肝功能不全。如发现明显肝损伤或肝功能衰竭的证据(血清胆红素增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立即停用他汀,并请专科医师诊治。

他汀治疗应注意的事项 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无症状性、孤立性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1~3倍上限以内,不需要中断治疗,可酌情选用保肝药,如水飞蓟素、甘草酸二胺等。对于转氨酶升高达到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且半月内复查仍持续升高者,则需降低药物用量,并进一步监测;发现肝功能不全者应立即停药。此外,对有明显肝功能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不支持使用他汀类药。

上一篇:血脂飙升药物是帮凶 下一篇:像防流感一样防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