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市民视角

时间:2022-09-08 07:57:26

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市民视角

文化新闻成为继社会、娱乐、体育、经济、民生热点新闻之后的都市新闻业务的新亮点。文化在报纸上所占有的分量不再只是副刊约稿、文章连载,而是记者采写回来的鲜活生动的文化新闻。在“拼抢”资源和读者的新闻战场上,都市报文化报道应该拥有怎样的市民视角?

主题策划扩大参与度

与民生、时政、社会新闻所不同的是,文化报道的第一特性并不是新闻性,不是快速获得资讯,而是在生动的故事中获得知识和精神陶冶。“温而软”的特性,使得都市报的文化报道容易成为阅读率偏低的板块。文化报道自然而然进入了“策划时代”。都市类报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为传媒介入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携手文化局、旅游局等部门,发起了“改革开放十大建筑”评选,从30个候选名额中选出了体现城市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活动历时半年,也掀起了读者对于该组报道的关注,从最初大众投票到最后结果揭晓,文化广场在完成一组文化报道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读者。在2007年,从市民视角出发,文化广场又策划了“画梦”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海选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实现在专业美术馆办展的愿望。参与的群体更扩大到了教师、工厂打工者、退休人员,甚至是一直为了实现艺术梦想潜心“修炼”的隐居者。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牵动人心。艺术在这里并不遥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外,南方都市报承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经过8年的历炼打造,也成为一个品牌,获得了业界和读者的认同。由此可见,都市类报纸可以游刃有余地切入大众视角,在文化活动的运作中获得成功,并从活动中获取报道资源。

专栏模式培养惯性阅读

都市类报纸要办得既有深度、又有人文情怀,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文化报道。在新闻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少,文化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尤其严重。唯有视角独到、观点新鲜、文字生动,才能成为真正的独家。所以,都市类报纸开设记者新闻专栏,尝试用评论或者个人体验的方式写文化新闻,可以提高易读性和趣味性。

这种模式广泛运用在《纽约时报》等国际知名媒体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纽约时报》派出了一位美食作家,从纽约总部专程来到北京报道北京的美食,一位建筑评论家过来评论北京的新奇建筑,还有旅游记者来“走马”北京的风土人情。以一天一篇的专栏形式多角度地“报道”北京奥运。

记者专栏的可读性通常比较高,而且连续性好,是报社培养名记者的一种方式。长春曾经有过一份报纸,叫《巷报》,当年开设过一个记者专栏“长春地理”, 到如今还广为传唱。

“长春地理”每周5期,报道内容非常广泛且丰富,多个历史地标被挖掘出来报道,翔实厚重,颇有历史学风。“长春地理”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严谨、丰富,也在于其独特的视角。许多报道都是开创性的,此后常被其他报纸援引或继续挖掘。

深圳《晶报》也曾推出跨越了一年的“纵横深圳”。当时负责这一专栏的记者是摄影记者覃忠武,这名记者有很好的文字功底,尤其喜欢“流浪”。他曾经在大四那年,身上只揣了几百块钱,就乘火车在全国流浪了大半年,写出了一本流浪小说。

接手“纵横深圳”后,覃忠武跑遍了深圳所有高山野地,以体验式写作来完成每周一期的栏目,写作风格随意自由,能够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表达有趣的自我体验,以及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传说。

但是,这些专栏开设的时间都比较短,因专栏记者的离开或者是领导喜好的变更,就被取消了。笔者印象中,深圳特区报《罗湖桥》几乎是从创刊开始一直开办到现在的品牌专栏。基本靠的是读者投稿或约稿,写作内容都为身边事。而海宁日报开设副刊“海宁潮”,持续13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主题宣传。俗话说的,能坚持下十几二十年,也就成了名专栏。因为读者有个惯性的阅读习惯,比较认可老牌的栏目。

社会热点提升关注度

在强调文化新闻专业性的同时,记者的眼光不能只盯着俗称“文化圈”内的新闻,过分的专业新闻往往容易陷入专业化的圈子,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各界受众。文化报道需要的是社会性,社会性能更多地引起大家的共鸣,如少林寺方丈回应网络“忏悔门”、“大师”文怀沙身份遭质疑与相关学术问题争论、“舞台黑马”小沈阳红透中国及俗文化争议、著名学者余秋雨诈捐事件与“富豪门”、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犯中国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张爱玲《小团圆》遗作出版引热议等。不难看出,这些其实都是文化报道中的社会新闻,不再只是风花雪月的事件,而是可以探讨社会问题的新闻。

文化热点容易形成话题新闻。新闻中的质疑、悬疑是主旋律,从报道趋势上形成争论模式,俗的事件呈现雅的观点。人民日报就开设“社会文化”专版,涉及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如有关地铁文化、插花艺术、胡同文化、都市商业文化等的文章,更多地带有社会世俗色彩。正是这种世俗色彩,抓住了社会生活中普通百姓亲身经历的但不一定能够分析出的文化内涵。

圈内一事一报的“专业文化新闻”已经成为过去式,将文化新闻放进社会生活,视野会更开阔。比如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文化产业,诸多门类都与大众文化消费有关,创意设计对大众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都有大量新闻素材。文化报道一旦与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搭上关系,往往能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而文化新闻与社会新闻的交叉,更容易引起轰动效应。

类杂志写作增加可读性

如果说新闻靠的是信息量取胜,那么文化报道则侧重于深度及可读性。不求快和新,但求个性。周刊式的文化深度报道是方向,一周一期,关注一个新闻点做延伸采访。支撑新闻点的是故事。

老报人常说: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文化副刊报道的文字是至关重要的。文字是文章的灵魂。带有个人观点、有灵性的文字最能吸引读者。在这一点上,报纸的文化报道可以借鉴《新周刊》,即用归纳整合的方式盘点新闻事件,用感性的思路构思新闻,用图片和文字两种语言全新地表现新闻。他们将观念提到了概念化的程度。例如“飘一代”、“80后”、“她世纪”、“第四城”、 “知道分子”、“F40”,这些已广为流传的概念出自《新周刊》,他们的出彩之处在于能把玩时尚的风向标,摇动着新锐概念大旗奔跑在时代的前面。

当然,文化报道的运作只能是类杂志化。在人文主题下放大一个事件,进行评论式写作。例如南方都市报去年推出了“微观深圳”板块,就很有可读性,在报道风格上走出类杂志化的尝试。《澳洲人看着深圳长大,写书邀请世界爱上它》是一篇采访生活在深圳的澳大利亚人鲁尔的稿件,通过他的经历谈深圳,有故事、有细节、有经典语词,读起来非常轻松。

记得笔者几年前采访余华,他说平日都是从新闻里寻找小说素材。“那个人从楼上跳下来,重重地落在了地上,他的牛仔裤都被崩裂了。”余华提到他在报纸上看到的这样一个新闻描述。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同样可以是文学创作,新闻尤其是文化新闻的采写其实是可以多样化的,有个性的写作和充满灵性的文字,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晶报》)

上一篇:体育新闻摄影发展的新趋势 下一篇:用好用活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