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争议的本质成因

时间:2022-08-29 08:09:5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形式也从初期的日记博客独领,发展到现在各种博客竞显风流,因博客内容而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为此,人们提出了诸如道德约束、博客实名制和法律规制等建议,以期减少因博客引发的争议。但道德的约束和博客实名制并不能掩盖主体间在观点上的分歧;法律规制能够划定争议的范围却不能消除争议。博客争议是由博客这种传播形式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博客的媒介特性

博客传播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首先是网络符号的虚拟性,传统媒介具有物质性特征,而网络媒介的信息编码是非物质性的字节――比特(bit),比特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比特没有颜色、尺寸和重量,能以光速传播。”①

其次是网络传播的广泛性,传统媒介往往受困于时空和噪音干扰,传播效果减低,网络媒介中比特的非物质性特征使得网络媒介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不会出现信息损耗。

最后是网络形式的互动性,在传统媒介传播中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在电子媒介中“会话主要是独白式的(monologue),而非对话性的(dialogue)。交流的一端几乎输出了所有信息,另一端则只是接收。人们调好台,心甘情愿地变成旁观参与者(spectator-participants)”。②而在网络媒介中,比特能够无损耗地高速传递,信息能够在传播主体间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传播主体间具有良好的互动。

由此可见,博客因网络媒介的特性在人际传播中具有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但博客仍是依赖于特定媒介的间接传播。在间接的人际传播中,传播媒介既是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传播主体间交往情境差异的现实表征,明确标示了传播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疏离。因此,对于博客交流来说,虽然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对话,但这种人际交往对话是以人与计算机的交往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这种现实形式决定了主体间的争议不可避免。

“主我”与“客我”的偏离

主体间的交往过程总是伴随着主体对自我的理解,博客的写作主体书写博客内容的过程就是个人进行自我传播的过程。H・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主我”和“客我”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进行双向传播。“‘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作出反应。”③从本质上来说,自我理解中的“主我”与“客我”的偏离总是存在的。只不过在主体在场的现实传播形式中,自我能够根据周围环境对这种偏离进行有效的协调。但在博客传播中,主体与虚拟编码间的交流取代了主体间现实的对话形式,计算机横亘在主体之间,使得自我更容易偏执于“主我”。

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主我”主要反映了自我需要的原则,“客我”主要反映了社会需要的原则。在博客传播中,由人机对话形式造成的对“主我”的偏执,很容易使主体在沟通中凸显自我需要而忽视社会需要,从而使沟通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喃喃自语。博客传播中主体自我理解的“主我”与“客我”的偏离,无疑会使沟通中自我与他人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因博客引发的争议也就不可避免了。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混淆

自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社会学的交往行动理论以来,公共领域的建构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理论将视角转向了“主体-主体”的认识模式,公共领域的形成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独立于权力及市场操控之外;二是公众能够公开而自由地参与讨论;三是必须提供辩论场地,且辩论必须是理性的批判。

从上述条件出发,基于网络媒介的博客在多方面契合了公共领域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博客为建构公共领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可能。但是,这种认为博客为建构公共领域提供了重要可能性的观点过于乐观。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建构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但在博客传播中,个人内心可以毫无遮拦地展示在公共视野之中,这正是哈贝马斯所批判的私人生活公共化的倾向,在他看来这恰恰是公共领域建构的重要阻碍:“随着私人生活走向公共化,公共领域自身则染上了内心领域的色彩……在这里,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这两个环节之间的界限又一次消失了。公众的批判意识成为再封建化过程的牺牲品。”④

另外,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中,交往理性是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重要因素,主体间的观念冲突通过交往理性的协调机制才能达成一致。而在博客传播中,主体更容易偏执于“主我”的感性认识中。因此,博客虽然在表面上具备了建构公共领域的巨大潜能,但是由于博客中私人生活公共化的倾向,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的混淆,使得主体间的争议并不能真正实现公共领域建构的功能。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同

虚拟存在因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已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在比特字节构筑的博客虚拟空间中,词丧失了与物的关联,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断裂,话语沦为能指流本身,真实只能取决于符号本身,“主体要想辨明能指流‘背后’的‘真实’存在已越来越难,甚至可以说毫无意义。结果是,社会生活已部分地变成一种操作,将主体的目的定位成接收并阐释信息”。⑤但是,由比特字节构筑的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却是真实的而非想象的,是一种‘真实的’虚拟空间”。⑥因此,在博客等网络空间中,“虚构的主体性可能比‘真实的’自我更具有‘本真性’”。⑦对于沉浸在网络空间中的主体来说,虚拟真实取代了物质真实。在基于网络媒介的博客空间中,主体将主体与计算机的互动等同于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混淆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网络空间中,自我对于他人的认识仅仅取决于虚拟字节构成的屏幕上的符号,而他者那些隐匿的存在内涵,在博客沟通中实际上经过了自我通过屏幕上闪现的字符的想象性建构。从本质上说,博客沟通中的他者更多的是自我的一个想象客体。

在网络社会交往活动中,身份的识别过程是双向互动并以此建立信任的过程,比如博客的写作者和阅读者都以博客名(昵称)为身份代码进入博客沟通,由于昵称是可变和可匿的,人们可以隐匿全部或者部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身分角色,这就造成网络虚拟社会里身份识别和认同的复杂化。虚拟昵称的沟通往往会偏离现实中的交往情景,陷入双方对对方给予屏幕符号的自我建构。当双方都沉溺于自我的想象建构过程,争议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总之,基于博客的媒介特性,决定了博客传播中自我理解中的“主我”与“客我”的偏离、博客交往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混淆以及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混同,而这些无疑使得博客争议不可能通过博客沟通主体的内在道德约束或者外在的实名规范、法律规制而消除。并且,随着博客沟通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博客而引发的争议会进一步增多。

注释:

①⑥【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②⑤⑦【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③【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④【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大飞村媒体投入及使用状况调查 下一篇:3G背景下手机报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