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

时间:2022-09-08 06:30:30

如何在高职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

摘要: 本文作者针对英语听说课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听说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的特殊性,通过例举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教学具体方法,例证了在高职英语听说课中引入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高职英语听说课激励机制

一、前言

英国语言学家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阻碍学习,而要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英语听说尤其是口语方面的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优良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学生的言语技能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得以培养和提高,极富实践性和灵活性。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激励形式,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把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放在首位,以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二、激励机制在听说课教学中的实践

对于大学生的激励是一个开放性、实用性的选题。其核心是对大学生符合学生期望行为的驱动(正激励),以及对违背学校期望行为的抑制(反激励)。激励的功能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维康・詹姆斯的研究表明,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就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足且正确的激励,则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这个研究在具体数据上可能不一定精确,但足以说明激励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普遍看重别人的夸奖表扬,荣誉感特别强,这种心理特点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同时,因为人人都有成就感,他人或社会承认其成就往往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这就决定了激励机制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具体到高职英语教学上,结合英语听说课教学的成绩评定方面来说,高职院校一般都采用“平时分+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不单由一次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本校来说,学生的总评成绩一向是平时分2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的成绩分布比例。在上学期的教学实施前,考虑到听说课的特殊性,尤其学生平时在口语方面的展示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最适合引入激励机制,提高平时分的比例势在必行,经过本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分析最终定为40%。

1.平时的课堂教学

1.1 对于激励机制引入听说课之前的听说教学的总结与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教师课堂重点指出的课后作业、有针对性的口语作业的布置,还是能够完成得非常饱满充实和令人满意的。比如安排一次课作为电影欣赏课,而在电影的选择上,个人认为时间最好控制在一次课90分钟以内,可选择迪斯尼、梦工厂等出品的动画片或节奏轻快、有一定寓意的生活化短故事,如《功夫熊猫》、《休旅任务》、《闪亮圣诞节》等。这几部电影都在8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3-5分钟简单介绍即将播放的电影,而观看结束后可抽出3-5分钟布置任务。一般来说,电影观摩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发挥写一篇观后感是对学生写作上的锻炼。而针对口语课的特点,要求则相应调整为根据所观看的电影从某一角度切入,写一篇小文章并且要求以口语展示的方式在下节课或可以将时间安排得充裕点,在特定的某次课,要求学生以脱稿的形式作口头演示。

如上所述,这是40%的第一部分――课后作业。而课后作业的话题不仅仅可以是一部电影,毕竟看一部电影需要的时间较长,每个学期按教学安排顶多也就2次机会,所以可以结合所选教材的话题,根据具体情况稍加改动。话题的选择应该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较本国相关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对话题发表看法。要求学生课后准备,以个人展示或结对子的形式练习口语并在课堂表演。这部分定为15分,由于大班教学,学生较多,所以每次课后作业可以自选,学生自我感觉愿意畅谈的话题就利用课外时间准备,每次课后作业的展示满分为5分,3次则可得到最高分。

1.2 第二部分则是课堂自主答题,同样为15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不够活跃,即使心里知道,一般也碍于面子问题怕被别的同学认为出风头而选择沉默,因此课堂气氛很难调动。引入激励机制,每遇到课堂讨论题或是比如听力的填空部分这些学生的薄弱点和难点,只要自主答题的学生,都可以得分,答得好答得正确的每次2分,即使不正确也给予1分的奖励,每次都认真记录,将记分册公开化,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

1.3 第三部分是点名答题,这部分占5分,这是考虑到高职院校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和步伐而情绪消极的学生设计的。以往的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哪怕被点到名字站起来,连嘴巴都不张开,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求他们起码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表达自己不会的原因,也给予适当的奖励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很快得到提高,并且逐渐能跟上课堂教学进程。

1.4 最后一部分是出勤情况,也是5分,考虑到个别学生经常迟到,所以也将此列为考核要点。例如,旷课一次扣1分,旷课两次扣5分,旷课3次那么平时分就不及格;迟到1次扣0.5分,三次则扣5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都能保证到堂学习,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尽量在最快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通过几次课堂的点名,令学生知道教师不是在糊涂地教学,而学生也就不敢擅自旷课甚至迟到了。

2.口语随堂考试

高职公外英语课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往往是大班教学,两个班合班授课,人数达到80―100之多,所以口语考试可以说是耗时相当长又难操作的一项大工程。如果把口语考试安排在期末,学校在考试时人力和财力方面必然要加大投入,有了更好的办法这就显得不必要了;统一在学期的后一阶段,又难免对正常的教学造成影响,而作为学生本身来说,长时间做听众难免会疲劳。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冗长的口语考试分散到每次课,题材和内容自选,要求学生将时间控制在3-5分钟,每次课课前抽出时间要求例如4个学生按学号脱稿进行口语的展示。口语考试占总成绩的30%,当场打分,记分册公开。因为时间宽裕,如果不满意自己本次表现而又要求上进的学生仍可以有第二次机会再次进行口语考试,这也是激励机制下对学生口语方面一种有效的锻炼。

3.听力

听力方面的教学则借助教材的内容并适当作增加或删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取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实事与话题,将激励机制中的主动答题与课后作业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听力考试因为操作方便,可以安排为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20%)。这也要求教师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技能,能够熟练下载音频并能娴熟地进行音频剪辑,作为听力考试和平时增加的听力材料的来源。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细化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上,引入激励机制到高职英语听说课为大部分学生赢得了高分,甚至有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氛围相当活跃,经常出现类似于抢答的景象。学生通过课后的准备,能够较好地完成一项任务,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其信心,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上只是结合本校的实践举例,在具体的听说课教学中,激励的分值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作细节的调整。

三、结语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求引起的,而行为的结果是为了满足需求。因此,如果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并使人们看到满足需求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实施激励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表明,激励在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地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励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动力,使学生更有信心面对困难和挫折。而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激励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强制管理为自我管理,在潜移默化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能动性。经验丰富的教师本身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无法用教学课件来替代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感官,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方面获得大量信息,及时、巧妙、富有人情味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切实尊重学生,课堂内外与学生和谐互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最终成为“我乐学”,唯有如此才能彰显教师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还要从行动上将课堂还给学生,创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的高职院校听说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Corder,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陈.我国大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武汉理工大学,2005.

上一篇:感悟中学英语语法it的系列用法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缺陷及应对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