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时间:2022-09-08 04:45:11

浅析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摘 要:会计界对于无形资产都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偏颇和争论。为进一步确立和发挥无形资产在现代企业经营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考察分析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着力于无形资产的概念和定义,分析了现代会计体系中无形资产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无形资产的特征,完善了无形资产理论体系。

关键词:无形资产;定义;内容;特征

一、 无形资产的定义

无形资产的概念在会计界存在着争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按照普遍认为的理解,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可见,要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的资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其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其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按照这个标准,无形资产主要有: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关于商誉问题,商誉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由于它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也就是说无法单独计量其价值,因此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二、 无形资产的特征

无形资产在使用和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有形资产的特征:

1. 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实质上都来自其财产权利,而这种财产权利都是无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本质区别在于;有形资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有形性质所创造的;而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它的无形性质所创造的,也就是说,有形资产的可触的、有形的和可视的因素赋于其价值。有形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它的物质特征,而无形资产的价值或来自于无形。总的来说,无形资产没有人们感官可感触的物质形态,只能从观念上感觉它。它或者表现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形象,或者以特许权形式表现为社会关系范畴;它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有形损耗,报废时也无残值。

2. 无形资产应该是在可确认的时间内或作为可确认事件的结果而产生或存在的,同时也应该在可确认的时间内作为可确认事件的结果而被破坏或终止同其他资产一样,无形资产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产生的,也许此前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才得以创造和开发出来。一种存在状态,如果没有能够证明其产生或存在的可辨认证明,则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同它在特定的时刻产生一样,无形资产也应该在某一特定的日期消亡。在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时应充分考虑其贬值的程度和可使用的程度,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有限性,也为会计上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提供了依据。

3. 无形资产应是财产,应具有财产权利和责任。作为一项有财产权利的财产,无形资产应具有明显的边界。作为一项财产,财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被企业所控制。作为目标无形资产不一定要拥有所有的法定财产权,如处置权。有些无形资产如政府给予的特许经营权,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受法律保护。但是这种权利却不能任意转让。和其他资产一样,无形资产控制者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纳税、接受政府监管以及对无形资产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承担法律责任等。

4.无形资产具有高效性。无形资产能给企业事业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企业无形资产越丰富,则其获利能力越强;企业的无形资产短缺,则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弱,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差。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1.

[2]常瑛.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初探[J].商业时代,2006-08.

[3]伍勇刚.论企业无形资产及其计量.[J].东方机电,2003-01.

上一篇:高校政府采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商业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