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时间:2022-09-08 04:24:15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习语文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场所,给他们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进入这个角色,调动学习积极性,做个名副其实的主人。

关键词:人际关系;质疑创新;创设情境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唤醒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落实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学习语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场所,给他们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因此,课堂上应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和情调,让学生始终被一种愉悦的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情不自禁地打开思维的闸门。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快、和谐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发挥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语言不仅应准确、简练、深入浅出,还要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化成内部的学习动机。如,“老师和你想的一模一样!”“老师相信你能说得更好”等等。同时,体态语言的使用应恰到好处。“再也没有任何人比孩子的眼睛能捕捉到一切最细微的事情。”因此,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会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认知活力,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营造平等的同伴关系。为了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决策,必须考虑到将课堂教学形式从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尤其要重视小群体内部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质,同伴与群体若发展成为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才能、个体特征、学业成绩等方面,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组成若干小组,座位安排由传统的“秧田式”坐法,变为有助于合作交流的“马蹄形”坐法等。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主动探求新知。

二、培养“质疑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更要教会学生善于提问。

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观察与思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质疑的关键在于抓“质疑点”。学生的质疑点可放在如下环节:

1.课题揭示处。在新知识的导入阶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借助揭示课题,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联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掌声》课时,我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是谁鼓掌?”“我想知道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到?”……这时学生的思维进入急于解疑的活跃状态,学生也被推到了课堂的中心地位,我再顺势引导读书,更显水到渠成。

2.自学疑难处。在学习新知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学看书或给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余地。《第八次》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有学生提出:“布鲁斯为什么在七次失败后,第八次终于胜利了?”我抓住学生的疑惑心理,引导学生读书体会,学生便有了更多自我掌握知识的权利。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价值的大小,都应宽容处之,妥善思考,合理引导。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加强有效性,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三、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如,教学《石头书》时,课开始,问:“你们知道我们的书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异口同声说用纸做的。接着又问:“那你们见过石头做的书吗?石头怎么会是书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

觉得惊讶与奇怪。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可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

2.创设竞争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采取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在教学生字后的听写中,让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参加竞赛,看谁听写的正确率最高。学生竞赛中领悟到胜利的喜悦。对于竞赛的失败者,及时给予鼓励或适当的指导,激发他们竞赛的自信心,并创设机会,使他们最终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5.

作者简介:冯金娥,女,1976年出生,就职于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上一篇:表达与交流在师范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对农村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