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时间:2022-09-08 04:11:57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并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他的注意力应成正比。兴趣是第一老师,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因此,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按照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带了许多水果到班级,立即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对学习这些水果单词有很深的欲望。我还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当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生动活泼的动物,听到动物真实的叫声时,立刻兴趣大增。这时学习英语单词,可谓兴趣百倍。此外教师讲课要生动,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和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读单词用升降调领读,再如,将所学单词编成儿歌朗朗上口,便于吟唱。有的教师上课,不讲究教学方法,只注重用制度迫使学生学习,单纯强调学习意志的重要,这样容易使学生兴趣下降,感到枯燥无味。还有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采用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多媒体课件、直观的教具使用,还有游戏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其次是引导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不断交替和转换,这是注意的正常心理状态。学生单凭无意注意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可能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单凭有意注意进行学习,也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过多地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注意,会使人很快的感到疲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片面的强调无意注意而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兴趣,甚至破坏教学过程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也不能片面强调有意注意而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致使学生产生疲劳、厌烦情绪。我们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经常注意的习惯。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后,会迫使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在经过努力,有了收获以后会更注意地学习;同时,加强组织性纪律地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培养学生经常注意的习惯基础。老师每节课上前几分钟进行单词听写、读书检查。这样学生打预备铃后,就能做好准备在座位上复习背诵单词、课文的习惯,迎接课上老师检查。有利于学生一开始上课便集中注意力。在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加强有意注意,然后逐渐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在讲到重点、难点时,还要提醒他们去注意。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注意。如:采用各种游戏吸引学生无意注意,我采用“转盘游戏”加强了学生无意注意。在一节课结束时,为了避免由于长时间学习疲劳而引起注意分散,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引导到应该完成的任务上来,如采用竞赛刺激法。如:为了巩固复习强化单词记忆,采用分组单词接龙比赛。实践证明,利用两种注意的交替,不仅能减少疲劳,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而且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尽量避免学生“分心”

“分心”是学习的大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与“分心”作斗争。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加强自己的有意注意,用一定的注意力控制自己,使其少受或不受外界干扰;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能引起学生“分心”的外部因素。如,教室要设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室内的布置要整齐简朴,教师的穿戴要整洁大方,动作要适当,克服口头禅;相反,教室周围的嘈杂声、室内过多的装饰,张贴,教师的新奇艳服,以及过多的表情动作和口头禅等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再如:使用直观教具,就要考虑适时,如果过早地把直观教具展现出来,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不去注意教师讲授内容,而在真正要使用教具时,这些教具又失去了新奇性,反而不能再引起学生的注意了。还有如教师提问时要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名回答,不可先指名,后出题。还有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要先提出问题,让生有目的地去观看,这样才能有效果。

总之,就课改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生良好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愈学愈爱学,真正享受到英语的快乐,使英语成为快乐英语。

上一篇:海底“挖长洞”,天堑变通途 下一篇:The Role of Police Risk Assessments in J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