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孕13~16周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8 02:26:05

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孕13~16周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作者单位:433200 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徐旗隅);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陈志辉)

通讯作者:徐旗隅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孕13~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5例孕13~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A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60例孕13~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B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结果 (1)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胎儿排出时间明显较A组长(P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 羊膜腔

对于各种原因需于孕13~16周终止妊娠者,有多种引产方法可供选择,而选择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是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孕13~16周终止妊娠常常是临床医师处理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2006年1月~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孕13~16周妊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75例,年龄20~42岁,B超检查确认为宫内妊娠,孕周13~16周。妇科检查均排除生殖道畸形及炎症,非过敏体征,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B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及体重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用药方法及观察内容 A组:米非司酮片剂(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50 mg,1次/12 h,口服3 d,服药前后空腹2 h,总量300 mg,温开水送服,最后1次给药的当天在常规消毒下经腹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 +注射用水20 ml;B组在常规消毒下经腹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 +注射用水20 ml。用药后测T、P、R、BP,3次/d,记录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腹痛及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流产时及流产后1 h内阴道出血量。胎盘排出后肌注催产素20 U,胎盘不完整者行清宫术,注射利凡诺72 h未流产者为失败,可采用其他方法引产,但不作统计。

1.3 随访 注意流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量及月经复潮时间,嘱如阴道出血明显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时间超过半月,或有发热、腹痛等,应及时联系复诊。流产后第1次月经来潮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与χ2检验。

2 结果

2.1 引产结果 A组115例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24 h内分娩91例(79.13%),24例48 h内娩出(20.87%),成功率100%;B组中有4例引产失败,成功率93.33%,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胎儿排出时间明显较A组长(P

2.2 胎盘胎膜娩出情况及阴道出血量 胎盘胎膜完整娩出率及宫腔清除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引产成功率及流产时间比较

注:两组比较,*P

表2 胎盘胎膜娩出及阴道出血量比较

注:两组比较,*P

2.3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 两组引产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d)

2.4 副作用 A组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后有6例出现恶心、食欲减退、乏力不适; 组中有5例因腹痛时间较长、腹痛剧烈而出现呕吐。

3 讨论

孕13~16周时胎儿骨骼已经形成,胎儿也初具人形,特别是胎儿头颅骨已形成,增大变硬,难以通过狭窄或扩张不全的宫颈管。此期的子宫肌壁充血、水肿、柔软,易受损伤,加之胎盘已形成,大量的孕酮使子宫处于稳定状态,体内大量的催产素酶使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催产素很快被灭活,因而不易诱发子宫收缩。再者,胎盘组织相对较薄,胎盘小叶尚未完全形成,蜕膜组织较厚,胎盘结构类似动静脉瘘,一旦细菌感染,可直接进入人体循环而全身扩散。并且此期羊水量逐渐增多,各种引产方法均可能发生羊水栓塞、胎盘残留、引产后大出血和继发感染[1]。因此,终止孕13~16周的中期妊娠不仅要严格掌握引产指征,还须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注入羊膜腔内,除因增加宫腔容积引起机械性作用外,药物本身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刺激子宫肌肉收缩,使子宫“紧张度”增加;药物的毒性作用于胎儿,使引产的胎儿大部分死亡,引起流产,因其安全、成功率高被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上使用利凡诺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孕周选择宜在孕16~26周之间,因为这一时期子宫对利凡诺刺激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使引产的成功率提高。而对于孕13~16周的中期妊娠使用利凡诺引产时由于妊娠子宫宫颈成熟度差,宫颈扩张的潜伏期长,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可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从而引起胎盘残留,产时产后出血增多。另外,胎儿及附属物可经未充分扩张的宫颈强行排出,造成宫颈撕裂,亦可能因宫颈口未开而子宫收缩强,导致子宫下段破裂而危及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产程明显延长,因此,宫颈成熟度成为引产成功的关键。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的一种药物,其作用是对抗孕酮,降低孕酮的活性,使蜕膜失去支持,子宫肌肉失去抑制,并对宫颈胶原纤维分解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蜕膜退化剥落,子宫收缩和宫颈张力下降。米非司酮降低前列腺素的分解,可使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强,而子宫收缩又进一步刺激前列腺素的产生,形成外源性前列腺素,启动内源性前列腺合成的循环,促进宫颈成熟,更有利于终止妊娠[2]。米非司酮的生物利用率为40% ,单次口服50 mg约1 h后血液浓度达到高峰,达峰时间、近峰值与剂量不成比例,故依照药物动力学观点中孕与早孕一样。以低剂量多次给药优于高剂量1次给药。本研究采用口服米非司酮48 h后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注入利凡诺后同时再次服用米非司酮24 h,使利凡诺在米非司酮作用于宫颈和子宫肌的基础上引发宫缩,从而使宫缩与宫颈软化扩张相互协调。结果表明,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明显提早宫缩的发动,从而缩短产程,有效减少胎盘胎膜的残留,减轻了引产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孕13~16周终止妊娠的有效引产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成霞,顾俊杰.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尔注射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2):156.

[2] 黄紫蓉,杜明昆.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中期引产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8.

(收稿日期:2011-04-28)

上一篇:LGT模型鼠血清及其癌组织提取液中蛋白质指纹比... 下一篇:解剖型钢板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