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宣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9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8 02:02:40

益肾宣痹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9例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治疗组以益肾宣痹汤加味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耐德注射液局部封闭、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对照组为72.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益肾宣痹汤;穴位注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病,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采用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1年2月―2011年7月的门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29例患者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36-75岁,平均54岁;病程2月-10年,平均3.3年。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40-80岁,平均56岁,;病程3月-15年,平均3.5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采用构成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6年拟定[1](1)膝关节疼痛。(2)年龄>50岁。(3)晨僵

1.3 中医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属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主症: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次症:活动不利,动作牵强,或伴耳聋,耳鸣,头晕,失眠,舌质偏红,苔白或薄白,脉滑或弦。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的患者。(3)受试者自愿并签订知情同意书。(4)辨证属于肝肾不足者。

1.5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入选标准者。(2)凡未按规定治疗,无法确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3)正在接受其它相关治疗,可能影响指标观察的患者。(4)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等。(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1)中药内服, 益肾宣痹汤加味。基本方:制附子(先煎)12 g,狗脊、当归、秦艽、骨碎补、独活、地龙各15g,川牛膝、威灵仙、生地黄、防风各10g,全蝎(研末冲服)、蜈蚣(研末服)各3g,制川乌(先煎)炙甘草6g。加减:偏肾阴虚加熟地黄:偏肾阳虚加淫阳霍、巴戟天;偏血虚加白芍;寒湿胜加桂枝、泽泻;湿热偏胜加黄柏、薏米仁;寒重者加干姜;湿重者加苍术。每天一剂,水煎2次分服,7天为1疗程,连服4疗程。(2)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mg(福建金山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注射用水5ml,用10ml注射器分别抽取相应药液,穴位取患侧足三里、膝眼、阳陵泉、阿是穴、犊鼻穴等穴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刺进一定深度后患者感到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即将药物缓慢注入。每次取3个穴位,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2个疗程。

2.1.2 对照组:采用痛点局部封闭法,用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 2ml痛点封闭,每周一次,同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每次0.3g,每天2次,口服。治疗7天为1疗程,共治2个疗程。

2.2 计分标准:关节疼痛计分标准,0分:无痛;1分:轻度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2分:中度疼痛,不活动也痛,影响睡眠;3分:重度疼痛,日夜持续难忍,影响功能。关节肿胀计分标准,0分:无肿胀;1分:轻度肿胀,关节周围骨性标志清楚;2分:中度肿胀,与关节周围骨性标志相平;3分:重度肿胀,关节周围骨性标志消失。关节功能计分标准,0分:功能正常;1分:轻度受限,可从事正常活动;2分:明显受限,生活可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3分:活动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

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组内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疗效判定采用非参数等级资料秩和检验。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评定[3]

显效: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工作正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稍受限,生活、工作能力改善。无效:疼痛无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1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组改善程度较大(P

4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范畴,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和感受风寒湿邪所致。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藏血;肾主骨、藏精。肝肾不足则气血化生减少,筋骨、肌肉、关节、孔窍失与濡养,不荣乃见痹痛;或因感受风寒湿邪,客于膝部经络,邪正相搏交争,经气不通,乃见痹痛。笔者认为本病以膝关节疼痛、部位固定不移为特点,属风寒湿痹,尤以痛痹多见,且多兼见肝肾亏虚。治当滋肝益肾、通络宣痹为主,兼顾邪实正虚两端,补而不碍其通,攻而不伐其正。益肾宣痹汤中以制川乌、制附子大辛大温之性释其寒凝;秦艽、防风、独活祛分散寒除湿;骨碎补、威灵仙、狗脊温补肾阳;川牛膝引药入肾直达病所;生地黄、当养肝活血,强筋壮骨;全蝎、蜈蚣、地龙钻透剔邪、搜风通络,以使经睢骨 浊去凝开,筋络通畅。全方共奏补肝益肾、通络宣痹、邪蠲正复之功。穴位注射甲钴胺不仅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而且能加强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以内服中药益肾宣痹汤配合穴位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总要效率为 93.1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组.临床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1.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2-353.

上一篇:8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