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5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13 07:57:47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52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有剖宫产史的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引产。对照组52例,经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不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对象产程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剥离情况、产后出血量及产道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发动早,胎儿娩出时间短,引产成功率100%,产后出血量、胎儿、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关键词】癜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米非司酮;依沙吖啶;效果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步升高,瘫痕子宫由于避孕失败再次妊娠发生率亦明显增高, 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是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产科医生面临的课题。本研究运用应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对52例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患者进行成功引产,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 20010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后意外怀孕至妊娠中期而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04例,年龄23~38 岁,孕周16~24 周,均有剖宫产史,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时间1~6年,尿检HCG 阳性,单胎,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宫内妊娠、子宫切口及胎盘附着位置,并确定孕周,无引产禁忌证,无米非司酮及依沙吖啶药物禁忌证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 > 0.05)。两组引产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检查原子宫切口处愈合好。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第1 天顿服米非司酮75 mg,第2 天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100 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 mg,服药前后2 h 禁食。对照组:经羊膜腔穿刺注入1%依沙吖啶100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注射依沙吖啶后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情况,软产道损伤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S S 1 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2.1 引产效果 观察组平均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观察组52 例均成功引产, 引产成功率为100 %; 对照组49例成功引产, 引产成功率为94.2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时、产后情况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儿、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 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升高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控制比较差的机构会超过70%,上海市产科质量检查(2000~2001年),全市剖宫产率平均为49.71%[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导致引产逐步引起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高度重视。剖宫产后子宫在术后切口处形成瘫痕组织, 若中晚期妊娠引产, 瘫痕组织肌纤维无弹性, 易断裂, 增加了宫颈的扩张难度, 加之宫颈成熟度较差, 未得到过充分扩张, 瘫痕组织持续强烈宫缩,作用于未成熟宫颈, 易出现产程延长、宫缩痛剧烈、胎盘残留及软产道损伤[2]。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是中期妊娠引产最常用的方法,能直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促使胎儿和胎盘排出;使胎盘功能受损,破坏了妊娠的维持机理;促使蜕膜和胎盘组织变性坏死,内源性前列腺素产生,加强子宫收缩[3]。但依沙吖啶中孕引产的宫缩不是自发宫缩,并且依沙吖啶对宫颈无作用,加之子宫对依沙吖啶的敏感性随着妊娠月份增加逐渐明显,因此, 如果单纯性行依沙吖啶用于疤痕子宫的中晚期妊娠引产,由于宫颈管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长,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易引起引产失败, 强直性子宫收缩导致宫颈裂伤、大出血等并发症。胎盘胎膜残留是依沙吖啶引产的主要缺陷, 而清宫术又可进一步增加宫颈瘫痕处破裂出血的风险[4]。 所以在产程发动前对宫颈做一定的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米非司酮为孕酮拮抗剂,在体内与孕酮竞争受体,使孕酮失活,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胎盘、胎膜易于完全剥离,影响妊娠维持;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使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5,6]。而且,米非司酮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软化宫颈作用明显。而瘢痕子宫,尤其是上次妊娠,未试产而直接行剖宫产者,宫颈质地较硬,宫口临产后消失、扩张困难,所需时间较长,患者痛苦较大。应用米非司酮后,使得产程时间变短,宫颈扩张更容易。有文献报道,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还可以降低术后胎盘胎膜残留量,降低清宫率及产后出血量 [7]。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有剖宫产史的中期妊娠引产,产程发动早,胎儿娩出时间短,完全流产率高,产后出血量少,软产道损伤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与临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6、7]。

综上所述,在应用依沙吖啶的基础上辅以米非司酮引产,能软化宫颈,促宫颈成熟,缩短了引产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胎盘、蜕膜残留、出血及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引产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毛,段涛,杨慧霞,剖宫产热点问题解读,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11

[2] 付谏.痕痕子宫妊娠处理现状[J].医学综述, 2 0 1 1 , 1 7 (l):1 19 -1 22

[3] 方爱华,鑫,主编,计划生育技术[M],第三版,2012,:252,283,299

[4] 汪丽鑫,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叮咤用于瘫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 0 1 3 .8(4 ): 5 1-52

[5] 张姝静; 王淑平,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21期:149-150

[6] 王艳.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962-963.

[7] 李苑瑛,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引产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第10 卷 第4 期:114-115

上一篇: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例观察及治疗体... 下一篇:浅谈心理护理在垂体瘤术后疼痛病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