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与滨海新区良性互动机制探讨

时间:2022-09-08 01:08:11

廊坊市与滨海新区良性互动机制探讨

摘要:滨海新区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龙头,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具备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和能力,也为作为京津走廊中心地带的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的机遇。研究和探索廊坊与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对策和运行机制,是廊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经济;互动机制

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经过10年的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不仅带动了天津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龙头。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区位、功能、产业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具备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和能力,也为地处京津走廊中心的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的机遇。研究和探索廊坊与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对策和运行机制,是摆在廊坊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积极主动的姿态是廊坊市全面对接滨海新区的前提

据有关报道,沧州、德州和滨州等环绕滨海新区城市对接轨滨海新区非常积极主动,在产业布局调整、交通网络连接等方面都开展了实质性工作,研究编制了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廊坊市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距离滨海新区不到100公里,历史上与天津市各方面的合作已有很好的基础。所以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地搞好与滨海新区的发展对接,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于加快廊坊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廊坊应该树立沿海意识,主动对接、加快发展。树立沿海意识并非专指树立沿海的区位意识,而主要是指与沿海发展有关的意识,包括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市场意识等。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全方位的开放意识。要体现在“主动”二字上,不能坐等,要走出去,获得主动权。摒弃封闭的“边缘心态”和内陆心态,在思想和行动上树立“大开放”、“大融入”、“大互动”的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就是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敢于突破陈规,敢于大胆创新。市场意识,就是要求廊坊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主动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意识。要正确认识廊坊市的基本市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按照“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联”的原则,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滨海新区,全面拓宽交流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做好借势发展文章。适时组织由市县党政领导、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大型考察团,赴滨海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兄弟市考察学习,在服务观念、发展观念、管理观念、发展方式等方面,自觉接受滨海新区辐射。

2.廊坊要超前谋划,主动联合,做好对接的基础性工作。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接轨滨海新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加强引导,强力推动。对廊坊来讲,一要建立联络机制和公共信息交换平台。争取与滨海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联络机制,定期开展两地间的交流互访活动;争取建立综合型或专门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滨海新区及其他市的信息资源共享。二要争取在滨海新区设立专门招商机构。充分发挥廊坊市与天津市人缘、地缘优势,借助滨海新区大企业、大集团聚集、开发开放优势明显的条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驻津企业、办事机构、跨国公司来廊坊投资兴业。同时,引导廊坊市优势企业走出去,到滨海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其他市投资建厂,开展合作。三要加大资本引进力度。主动接受滨海新区金融中心的辐射,加强与滨海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四要加强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滨海新区雄厚的科技力量,积极引进科研成果,争取滨海新区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来廊坊建立试验基地,借助滨海新区高级“人才库”优势,引进廊坊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3.突出重点,加快实现产业发展对接。产业发展对接特别是工业对接,是接轨滨海新区的重点和核心。要抓住滨海新区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机遇,围绕滨海新区已经形成的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以及下一步重点培植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环保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主动承接滨海新区产业梯度转移,积极推动廊坊市相关企业加入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链,形成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借势发展。同时,加强对环渤海经济圈其他城市优势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研究,特别是了解相邻的沧州、德州、滨州等兄弟市主导产业发展培植情况,主动加强产业对接,争取实现错位发展。合作推动两地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加强双方在规划编制、功能划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方面的对接与联合。加强发展规划的衔接,共同推进服务双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治污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采取切实行动是廊坊经济社会全面融入滨海新区的必由之路

2007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与廊坊市签署《经济合作协议书》,携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根据双方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合力打造京廊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建立内陆无水港,共同促进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共同要素市场,推动两地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1.合力打造京廊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充分发挥两地科技资源、产业资源优势,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沿线现有经济功能区为载体,大力加强双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互补合作,加快实现产业链相互延伸和对接,着力推进科技信息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关联紧密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合力打造京廊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

2.推动建立内陆无水港,共同促进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天津港的作用和优势,推动建立廊坊“内陆无水港”,并以此为基点,实现港口功能、电子口岸功能和港口保税功能的互为延伸,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通关机制。同时大力加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构建两地共用的融资渠道,探索开展双方的同城结算业务;搭建大通关服务平台,为廊坊提供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国际出口等服务,共建共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等基础平台;加大双方旅游规划的协调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两地“无障碍旅游”;建立互通共享的会展信息平台,联手打造综合性会展品牌,共同推进两地会展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

3.构建共同的要素市场,合作推动两地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建立两地信息资源平台,建立两地市场合作机制,相互扩大市场准入领域,双方共建技术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双方中介机构开展跨区域服务,构建区域合作的服务平台,共同推进区域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建立统一开放、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加强双方在规划编制、功能划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统一建设方面的对接与联合,加强发展规划的衔接,共同推进服务双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治污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天津有关方面应增强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滨海新区不仅是天津的新区,也是环渤海、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的新区。国家把滨海新区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不仅要加快新区自身的发展,同时要发挥新区的服务带动作用。因此,应提升新区服务全国的能力,在推进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密切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发挥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河北省廊坊市是离滨海核心区最近的地级城市,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天津滨海新区辐射带动功能的先行示范区。2007年天津滨海新区与廊坊市《经济合作协议书》的签署便是这种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地履行合作协议,天津滨海新区与廊坊市还建立起双方政府间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双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协商对话会,交流情况,协商决定经济合作事宜。同时,双方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两地招商合作机制。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合作,而区域间的发展与合作,最重要的应当体现在相互间形成联系紧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群体,构建成集群优势,特别是产业对接形成产业链。天津人才多、技术高、信息灵、资金富、市场大,廊坊应努力做到将这些优势“归为己有”。目前,廊坊南部已建设出一条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环天津产业带,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和天津滨海新区相对接的增长板块。

总之,作为滨海新区近邻的廊坊市必须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加快发展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以两地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为首要目标,以廊坊现有的产业基础为助力,立足于置身沿海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主动承接滨海新区的经济辐射,进一步提升廊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最终实现“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的发展定位。天津有关方面也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增强滨海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密切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系,发挥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及21世纪拉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的第三极。

参考文献:

[1] 董维忠.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滨海新区辐射带动作用[J].港口经济,2006,(2).

[2] 邢春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影响[J].港口经济,2008,(1).

[3] 肖金成.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基本思路[EB/OL].www.bjfc.省略,2009-4-15.

[4] 韩士元,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4).

上一篇:外资对廊坊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对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