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砖瓦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07 11:42:57

信息技术环境下《砖瓦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高度综合的实践性课程。在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文结合《砖瓦文化》研究活动的具体实践,提出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动力机”;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多彩展示的“大舞台”;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全面评价的“好助手”三点思考,以供同行者互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06-0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制约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教与学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工具,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可见,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理、有效使用,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可估量的。没有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将是不完善的。两者有机整合是非常必要的,既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从上学期开始,《砖瓦文化》研究活动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行进至此,感触颇多。下面是我的具体实践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动力机”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砖瓦文化》的研究内容是根据遥观历史和中国砖瓦文化历史,取材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文化的思想情感;增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感。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网络资源和实践活动来更有效地开展研究。而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全天开放的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为《砖瓦文化》的研究活动搭建了广阔的信息平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砖瓦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研究小组根据主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研究实践。他们用扫描仪扫描出《武进日志》、《遥观镇志》上有关遥观砖瓦的资料;从网上找来关于“遥观由来”和中国砖瓦历史的视频、各专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数码设备捕捉遥观本土丰富的砖瓦资源,学校的老师、家人、村上的老者、砖瓦制作工具、砖窑等都在数字画面中呈现。这正对应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模块。

在具体实践中,指导老师作为指导者、观察员,要向学生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迅速地获取信息,准确概括信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老师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甄别信息及引用。

二、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多彩展示的“大舞台”

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是通过小组语言交流、制作手工作品和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活动成果。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多种媒体元素的注入,使成果展示变得精彩纷呈: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电子报刊;使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制作宣传海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制作统计图表、数据分析图表等;还可以使用幻灯演示软件PowerPoint制作演示交流文稿;还可以使用动画软件Flash制作小动画;也可以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制作主题活动网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实施过程的最大融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熟练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我校在每年度的艺术节和科技节中设置相关比赛项目,并筛选出优秀作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相关竞赛活动。如在2013年常州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中,我校有两位同学的作品获市一等奖;初二(6)班部分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砖瓦文化》获201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一等奖;部分同学制作的《砖瓦文化》专题网站获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一等奖。

三、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全面评价的“好助手”

信息技术的有效、科学、合理使用,将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民主。

1.多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多元方式。”因此,学生、教师、受访者都是评价者。为此,我在学生的采访表、研究日记上设立“某某对我说”的评价项目;并架构《砖瓦文化》Moodle平台,方便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之间、研究小组间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者可以通过Moodle平台浏览相关的资料,对被评价者每一次专题活动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而学生个体则可进入平台进行查询和了解,以便修正今后实践研究中的言行,以达到再学习的目的。

2.全程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评价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确保研究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在搜集遥观本土砖瓦文化资源时,受访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鼓励,更是指导。我还在Moodle平台上为各小组创建了留言空间,同学、老师可随时在留言空间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还可随时对各小组同学进行及时的评价,真正落实了评价的全程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砖瓦文化》研究活动,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形式、内容以及所发挥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有效载体。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深度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研究中进步,在分享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Z].2013.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地方民族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教育研究型教师... 下一篇: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