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别被“促销”忽悠了(一)

时间:2022-09-07 11:25:39

购物别被“促销”忽悠了(一)

送礼券、返现金、搞特卖、给赠品……现在,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已成为商家招徕生意的普遍手段。

商家促销确实活跃了市场、拉动了消费,让不少购物者享受到了实惠。不过,个别经营者打着“促销”幌子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为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参加促销购物活动时还需擦亮眼睛,以免被不良商家忽悠了。

1.名牌特卖,假货现身

现 象

上个月,陈女士参加了一场名牌促销特卖会,结果看到4种不同标识的“梦特娇”在同一卖场里吆喝售卖。经陈女士鉴别,这些挂着“梦特娇”品牌售卖的商品竟无一真货。

热闹的现场、低价的名牌,的确令人眼花缭乱。可万一在特卖会上买到假货,消费者该去找谁呢?

说 法

根据法律的规定,为制假者提供仓储、运输等行为均属侵犯消费者利益之举。若在酒店或者商场举办的特卖会上确实存在售卖假货的情况,酒店或商场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可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2.全场促销,“水分”不少

现 象

最近,某商场为追求“开张大吉”,开业之际打出宣传广告,宣称“全场促销大酬宾”,借此吸引顾客,聚集人气。果然,商场开业当天,人来人往,顾客盈门。不过,许多消费者在商场内精挑细选好商品后,在买单时才知道自己挑选的商品既没打折也没赠品,顿感上当受骗。

价格主管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派出价格监督检查人员深入现场调查发现,该商场只有部分柜台和商品参与了促销,其“全场促销”的宣传存在不少“水分”。

说 法

根据有关规定,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明示促销内容,促销内容应当包括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对不参加促销活动的柜台或商品,应当明示,并不得宣称全场促销;明示例外商品、含有限制性条件、附加条件的促销规则时,其文字、图片应当醒目明确。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后在明示期限内不得变更促销内容,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变更除外。

上一篇:“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 下一篇:神奇乐器奏响退休后的“北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