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戏剧化的副作用

时间:2022-09-07 10:09:28

新闻戏剧化的副作用

如果媒体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固步自封,那么,制作出的新闻作品必然会受到公众的嘲讽。

2014年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局长上街巡逻,“偶遇”北京媒体记者。此前,郑州市委书记坐地铁上班,也“偶遇”媒体记者。部分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不无调侃地指出,这一系列“偶遇”,充满了戏剧色彩。如果更多的记者“偶遇”各级领导干部,那么,这样的剧情是否会更加精彩。

这种现象说明中国新闻界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问题。长期以来,一些媒体借鉴戏剧表现手法,把新闻故事描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强调戏剧化的冲突效果,强调新闻的戏剧化表现形式,结果导致新闻变成了“真实的谎言”。许多新闻作品看起来就像是小说,而不是真实的故事,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天才的演员,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新闻人物。令人喷饭的是,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戏剧化的效果,人为地设计新闻事件当事人出场的细节和背景,从而使新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有丰富的背景画面,更有不期而遇的市民作为陪衬。这样的新闻画面充满动感,营造出了领导干部体察民情的良好氛围。可是,由于一些新闻事件都是事先安排,因此,久而久之,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如今记者和领导干部“不期而遇”,本来是一段“佳话”,至少是一个值得公开的逸闻趣事。然而,由于戏剧化的新闻充斥于媒体,因此,人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不能不提出质疑。这是新闻戏剧化操作的副作用,也是值得新闻界认真反省的社会现象。

在西方国家,领导干部轻车简从,与普通市民打成一片的景象早就司空见惯。可是,在我国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形成了不良的工作作风。因此,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降低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把领导干部乘坐地铁出行看作是一个“惊喜”,以普通市民的眼光看待领导干部的举动。这样做不仅把领导干部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让媒体自身的价值尺度受到公众的强烈质疑。媒体人应该意识到,美国纽约市长长期坐地铁上下班,而伦敦市长则把自行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所有这些,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刻意渲染领导干部乘坐地铁,那么,有可能出现情绪上的反弹,从而使被刻意表扬的领导干部感到为难。

当然,记者之所以制作这样的新闻作品,是因为领导干部乘坐地铁在中国毕竟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的确具有报道的价值。但是,这样的报道反映出媒体人观念上的不足。媒体人没有看到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趋势,更没有看到我国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把正常当作不正常,把本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作是好人好事加以表扬。这是当前我国媒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媒体的采访报道,本来是为了弘扬清新的风气,但由于媒体的报道理念和公众普遍的政治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媒体刻意追求的轰动效果变成了公众茶余饭后的笑谈。

媒体人应该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否则,在报道的过程中会落后于时代。媒体人对于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应当抱有冷静的态度,至少应该有专业主义的精神,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不能把自己的惊奇变成新闻报道的主基调,因为那样做不仅表现出媒体人的无知,也反映出媒体人价值判断上的缺陷。记者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的追星族,不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马屁精,不应该把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看作是伟大的壮举。

记者的首要任务是呈现,是原原本本地告诉公众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要急于作出判断。如果出于惊喜而情绪失控,把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行为当作是“难得一遇”的新闻事件,那么,不仅反映出记者价值取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让整个社会道德体系和价值判断标准发生偏移,会拉开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观念的多元化以及不同观念的相互碰撞,要求媒体人学会去伪存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公众的敏感点。如果媒体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固步自封,那么,制作出的新闻作品必然会受到公众的嘲讽。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不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价值观念急剧变化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应当知道公众需要什么,也应该知道公众的价值取向如何。千万不要为了取悦领导干部,而制作令人反感的新闻作品。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成都商报:跳出“我”,关注“你” 下一篇:花衣魔笛手: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