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9-07 09:36:43

建立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报业集团已走了十多年的历程,报业集团本身应当具有“整合内部各媒体资源,合理配置新闻资源,进行组织再造,形成市场经营的战略优势”的能力。但由于我国报业集团是市场和行政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虽也做出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子报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笔者随机调查了今年5月10日一12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晨报》与《武汉晚报》两家子报不同记者署名的相同新闻稿件,数量分别为19篇、13篇和22篇。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存在不合理分配现象。

报业集团必须整合内部资源,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采编与经营是报纸两项基本业务,关系到报纸的发展命运。但目前的采编制度,仍然存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现象。采写专业化和集中化将成为报业集团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将集团内的主要采写队伍归入新闻信息采集中心,只负责新闻信息的采写。同时建立采集中心内部网,配置网络编辑,负责把采集中心记者采写回的稿件按类放在内部网上,供子报编辑查找。子报只保留其编辑部、评论部和部分采写队伍,与原组织结构相比,编辑和评论队伍要加大、素质要高,而新闻采写队伍明显缩小。子报编辑必须及时在内部网上查找到当天新闻信息,根据子报的定位标准和办报宗旨,把稿件编辑成符合本报特色的稿件;评论员文章也必须突出本报特色,成为子报的一面旗帜。子报的特色采写队伍在子报编辑的指导下,采写子报所需的特约稿件或者特色稿件。

整体上说,报业集团的基本组织框架有两种典型模式:第一种是由一个投资者或创办机构,创办若干种报纸,即平行式报业联合体,国外报业集团属于这一形式;第二种是目前我国报业集团的组织形式,由创办母报的报社创办若干子报,即母子式报业集团。无论哪一种模式,从经济资源的配置上看,都要处理好资源分离、资源共享和资源共享后的业务连接问题。对于媒介来说,任何一种媒介都拥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但作为媒介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能否采用正确的开发利用战略和策略,充分利用媒介信息资源,这是决定媒介产业发展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性问题。因此,从资源分离、资源共享和资源共享后的业务连接的成本上分析资源共享途径的可行性成为必要,同时也为当前热门话题――媒介资源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所谓的资源分离是指不同的报纸分别使用各自的资源,各报纸的相关业务独立完成。所谓资源共享,指不同的报业共同使用一种资源,各报纸的相关业务由一个机构来完成。而资源共享后的业务连接,是指当各报纸将某种业务交由同其他报纸共享的业务机构来完成时,这些共享业务其他分离资源业务的整合,即如何对由不同的机构来分工完成的业务进行协调,使各报纸的各项业务具有一致性。

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的优越性

1、真正达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记者对采集中心负责,采回的新闻都上传内部网,供各子报编辑查阅,各子报所知道的新闻信息是同等多的。

2、采编真正意义上分离。采编合一是指采访与编辑工作不做严格区分,从业人员身兼记者、编辑两职采编分离则是指采访与编辑工作做严格分工,从业人员只任其一职。采集中心和子报的编辑都不参与新闻采写的过程,由记者完成。采集中心编辑负责把记者采回的稿件分类挂在内部网页上。如果记者的报道偏颇或者不深入,在编辑那里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新闻的客观和公正。

3、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建立采集中心后,采写人员由采集中心统一调配,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集中心对记者和编辑的要求都相对提高,一定程度上激励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工作作风。

4、有利于报业集团真正成为“内容提供商”。传媒或跨传媒间建立起大型数据库,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量,借助网络特有的搜索系统,为读者即时提供有用信息,是实现传媒业产业功能的重要环节,更是传媒业为整个信息产业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广告业务的系统化管理 下一篇:新媒体要强化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