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及儿童读物插图专拍7月举槌

时间:2022-09-07 09:23:42

英国文学及儿童读物插图专拍7月举槌

英国在文学史上向来有着显赫的地位,巨匠辈出,名篇汗牛充栋。但在今年苏富比这场名为“英国文学、历史、儿童读物及插图”的拍卖专场上,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插图却唱起了主角。这场编号为L08405的专场的拍卖时间在7月17日,分上下午两场。在估价最高的前六名内,有三件拍品都是出自同一个人所创作的儿童故事书插图。她就是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lx P0tter)――是的,也就是2D06年上映的电影《波特小姐》的原型。

电影在一片旖旎的风光和赚人热泪的爱情故事下,很大程度地忠实反映了阿特丽克斯・波特小姐(1866―1943)的一生:她是西方享誉盛名的童书系列“彼得兔的故事”的作者与绘者,少女时代便已展现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浓厚兴趣,擅长素描写生。1893年,波特为友人生病的孩子绘制了长达八页的图画故事信,这是“彼得兔的故事”的开始。随后,她借回这些信,加以扩充后于1901年自费出版。1902年在费德里克・沃恩出版公司的建议下,她将插图改为彩色后重新出版,从此风靡全世界。而对于漫画角色的推广她也不遗余力,从初期就相继推出相关的墙纸,瓷茶具,小人像,杰米玛水鸭玩偶和木制小兔,造就了世界第一个儿童品牌,为后来风行全球的沃尔特・迪斯尼和哈里波特品牌作出了成功的典范。根据2001年12月美国《出版商周刊》的权威统计,至当时为止,《彼得兔的故事》系列已经销售了9380,274套,排在儿童图书畅销榜的第一位。在美国著名的亚马逊书店,该书也稳占1900~1950年最佳儿童图书的第二名。

如前文提到,此拍场出现大量波特的作品,共计32件。包括波特所作插图的早期版本、亲笔签名贺卡、签名信、彼得兔及汤姆猫造型瓷玩偶等等,并且平均估价较高。波特俨然成为本场拍卖会的主打歌,包括这一场次的海报,亦是来自波特一张非常经典插图:《兔子们的圣诞节》(LOT 290)。

在这张152mm×152mm的插图上,几只参加完圣诞派对的兔子纷纷吻别穿衣准备离开,“画这种拟人化的兔子”,评论家霍布斯(Hobbs)指出:“需要作者具有非常扎实的解剖学功底和对动物的细致观察,才能如此生动地把兔子的肌肉和皮毛质地成功结合。”(见霍布斯《阿特丽克斯・波特――艺术家与插画师》,2005年)。

价钱方面,《兔子们的圣诞节》插图系列,每张初步估价在4万至6万英镑左右。2002年彼得兔诞生100周年时,同样在苏富比拍卖行,初版的《彼得兔的故事》一书最终拍价为1.2万英镑;到2004年佳士得拍卖行,《彼得兔的故事》已飞涨至4.78万英镑。而此次拍卖上,仅仅是估价高于1万的波特的拍品就有八件之多。整体价钱如此之高,版本的罕见是原因之一,如《兔子们的圣诞节》插图系列之中,描绘兔子们到达派对地点的一幅(LOT 288),就是首次由波特的兄弟Bertram Potter提供出来。还有部分估价1万以上的拍品,是波特未完成的水彩作品,由于某些原因,这些作品在付梓之前被要求作出修改,因此这些原作便成为从未展现于世人的沧海遗珠。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才绘双全的童话女作家J・K罗琳也有少量拍品出现在此场拍卖会上,这位炙手可热的女作家2007年年底以接近两百万的天价,拍出一张手写加手绘的新作《诗翁彼豆故事集》内页,风头一时无两。但此次拍卖会上,来自罗琳的估价闯入1万以上的拍品只有一件――三册一套的私人占星手册(LOT 330)。一山不容二虎,重波特而轻罗琳,对拍品的数量及含金量稍作概览,便可揣摩出苏富比这场拍卖会的主打战略。

虽然儿童读物及插画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估价最高的拍品仍属传统文学的范畴。

估价第一名的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打字稿(LOT 216),以10万英镑起拍。所拍的文献属于《芬尼根守灵夜》第二卷第三章的两个章节,上面带有手写修订的笔迹(来自乔伊斯的密友、顾问兼临时打字员保罗・里昂PaulLeon)。

众所周知,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是他声望最高的意识流作品,而他个人却坚持认为《芬尼根守灵夜》才是最能充分表达他个人思想的心血。这篇巨作通篇用梦呓般的语言组成,暗合《圣经》、莎士比亚、古代宗教、近代历史、都柏林地方志等等,喻示爱尔兰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全宇宙的运动。该书创作于1922年至1939年,历时十八年,评论界皆视之如天书般难解,但却一致承认此书从20世纪60年代起便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美学理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此书绝大部分的手稿、打印稿以及校印稿如今均被公立图书馆以及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收藏,只有相当稀少的部分存留在私人收藏家手上,自1976年以来,只有另一份《芬尼根守灵夜》打字稿于佳士得拍卖行上出现过(佳士得拍卖行1976年2月18日拍出,拍品编号LOT 215)。

除了重要及罕有以外,这份打字稿估价如此之高的原因还在于其研究价值。“乔学”专家大卫・海曼(David Hayman)指出,《芬尼根守灵夜》第二卷中“小酒馆”这段,是最长、最考作者技巧的部分,对于某些读者来说,它还是全书最有意义的一段。在结构上,乔伊斯构思得相当精彩,堪称全书戏剧冲突最复杂的关键章节。研究者可以通过比对这份打印稿以及手写修订的文字,找到乔伊斯在作品中设置大量晦涩暗语之前,文字及思想变迁的重要脉络,这份字稿件无疑是文学史上一份极有意义的文献。

有意思的是,一个和乔伊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朋友,也同时在本场拍卖会上扮演另一个重要角色,他就是意识流小说及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代表作《等待戈多》)。1928年贝克特在巴黎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乔伊斯并成为其助手,其间他为乔伊斯尚未定名的作品《芬尼根守灵夜》的系列评论撰写了一篇论文。文章标题相当古怪:《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其中的圆点代表作家之间间隔的世纪数)。但人们研究这篇文章常常是为了寻找贝克特日后成为天才的线索,而不是考虑其对乔伊斯作品的阐述。

本场编号Lot185的一份拍品,便是贝克特的一系列信件。估价排名第三,5至7万英镑。这是33封写给爱尔兰演员马特里克・马奇(Patrick Magee)的信函,主要内容均围绕着他专门为马奇所写的独角戏《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1956年)展开。他以剧作家的身份对马奇的表演提出诚恳的建议和鼓励,在书信之中他们还讨论了戏剧、演员及表演等问题。这批信件似乎从未被撰写贝克特传记的作者提及,对于研究贝克特的学者来说很有可能是全新的资料,此外这批信函还提及了很多《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初次公演时的一些逸事,同时又丰富了戏剧史的研究资料,可谓贵得物有所值。

也许英国文献的拍卖未必能引起中国收藏家的很大兴趣,最后本文献上一条花边新闻做结:电影《波特小姐》的拍摄契机来自于电影制片人的大卫・科斯纳。此人是个从八岁起就开始收集各种初版童书、绘本的骨灰级童话粉丝,波特女士的“彼得兔”系列和《小飞侠》等童话自然也是他收藏的宝贝之一。于是乎,在他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后,最终促成和菲尼斯电影公司合作这个冷门电影题材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上一篇:澳洲寻宝小记(上) 下一篇:广东保利 夏拍总成交额超7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