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性质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07 06:58:19

保证期间性质问题研究

【摘要】《担保法》第25条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与《担保法解释》第31条发生明显差异。保证期间的性质究竟是除斥期间还是诉讼时效期间需要从概念等方面予以回答。本文循此路径力图对《担保法》第25条与《担保法解释》第31条之间的“冲突”作出解释。

【关键词】保证期间;除斥期间;诉讼时效期间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21-01

一、保证期间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保证期间的概念明析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为保证期间”此种为最常见的关于保证期间的定义,此定义以保证期间为切入点,强调在保证人只在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超出保证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这种定义的不足在于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提讼或申请仲裁,判决或裁决作出后早已过了保证期间,但是保证人并不因此而免责。

2.“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一般保证下债权人向债务人或连带保证下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此期间即为保证期间。”此种观点考虑到了约定和法定的情形。但这种观点借助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这样的下位概念定位保证期间这个上位概念是不合理的。

(二)保证期间的价值

保证合同实际上就是保证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最大程度上保证债权人的期待利益的实现。

以此视角来看,保证合同就是一个单务无偿的合同。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享有十分充足而主动的权利,而保证人则处在被动保守的地位。民法中的霸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地位应当是相对平等的,尽管法律赋予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以先诉抗辩权作为保证人对抗债权人的权利,但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依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境地。既起到防止权利人躺在权利上睡懒觉也能及时终结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二、保证期间的性质

(一)解读《担保法》第25条

《担保法》第25条由该条文可以得知,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中断。分歧主要产生在一般保证期间的中断是由于保证期间自身的可变性还是保证期间在这里转化为了诉讼时效期间。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基于其自身的可变性发生中断,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在债权人行使权利后转化为了诉讼时效期间,因而发生了中断。

基于对《担保法》体系之间的联系判断,第二种观点是符合立法原意的,即保证期间因为法定情形而转变为诉讼时效期间发生了中断。这里所讲的法定情形是指:第一,债权人必须在保证期间内行使其权利;第二,债权人必须是通过提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其权利。满足法定情形才会使得保证期间转变为诉讼期间。《担保法解释》第34条也可佐证上述观点。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保证期间在债权人主张权利后转化为诉讼时效期间因而适用中断的规定。那么,在债权人行使权利之前保证期间的性质为何?是一种诉讼时效期间还是一种除斥期间?

(二)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

对于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一种诉讼时效期间。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规定的6个月保证期间届满以后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该种观点的人认为保证期间届满以后债权人丧失对保证人的胜诉权,因而得出保证期间类似于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结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债权请求权人丧失的是胜诉权法院依然受理,超过保证期间法院不会受理案件。所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是绝对的除斥期间而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是一种相对的保证期间。第三种观点认为6个月的保证期间既非诉讼时效期间又非除斥期间而应当将其定位一种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

保证期间的性质应当为除斥期间,连带保证中保证期间的性质为绝对除斥期间。而一般保证中保证期间在债权人提讼或申请仲裁之前为除斥期间,在仲裁文书或者法院判决作出后转化为诉讼时效,即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

除斥期间的一大特性是其法定性,而保证期间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合同法》第95条规定。我国民法中规定合同当事人是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保证期间的期限,除斥期间不限于法定也存在约定的规定可以视为对传统民法理论中除斥期间法定观念的一种突破。

三、结语

《担保法解释》第31条的规定的意义在于将保证期间定性为除斥期间。综合前文分析可知,连带保证期间为绝对除斥期间而一般保证期间为相对除斥期间。联系《担保法》第25条、第26条与《担保法解释》第31条、第34条的规定可推知,立法者的原意为将保证期间定性为除斥期间。债权人根据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后保证期间“死得其所”,转而计算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看似冲突的《担保法》第25条和《担保法解释》第31条可以进行完美衔接。

参考文献:

[1]胡博婧.保证期间问题研究[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1):96-97.

[2]王热.论保证期间[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2-13.

[3]丁永辉.保证证期间的理论分析[J].法制博览,2015(6):100-101.

[4]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隋彭生.合同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6]魏振瀛.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搅拌站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云存储中密文访问控制机制性能优化关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