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冠心病时钟”

时间:2022-09-07 04:27:13

认准“冠心病时钟”

最近,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种时间规律对于冠心病患者有重要指导意义,您的治疗、用药、生活保健都应该遵循这个独特的“冠心病时钟”。

专家们指出,要是能在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专家们提出了一种生物节律健康法,认为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能有效地降低这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还可配合药物治疗。因此,1天1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1天2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服用,1天3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服用。这样就有可能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减少猝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

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下午4时锻炼。有些人的心脏病突发就是因晨练不当所致。下午4时锻炼一方面避开了发病的高峰期,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病隐患。冠心病患者的锻炼应适度,早起后可散散步、做做操,晚锻炼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时间约40分钟左右,但必须遵循在锻炼中和锻炼后无明显不适感的原则。病情较重的患者,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小贴士

时间就是生命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监视录像记录下这样一段:一位客人在赌桌旁突然倒地,很快有两名保安跑过来,快速解开其上衣,放置体外除颤器电极,随即除颤,并给氧。几分钟后客人就苏醒坐起,这时急救人员赶到,将其送走。

目前我国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存率低于1%,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0%以上)。原因何在?这与我国目前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过于依赖中心医院,而忽视了旁观者(或家庭成员)早期心肺复苏、及时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关。有调查显示,对于院外心脏停搏患者,由旁观者及时给予心肺复苏和等待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急救相比,前者的生存率更高。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关键在于最初的几分钟,如果能在数分钟内施救,复苏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因此,冠心病患者及其家除了了解一般的医药常识外,还需要知道一些急救知识。当身边的人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症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让患者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保持安静和情绪平和,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千万不要让患者步行到医院,如送患者至医院,人背、车拖,一路颠簸,易使病情恶化。

2.如有供氧条件,立即让患者吸氧,同时速与急救中心联系。

3.如家有常备药箱,遇到心肌梗死患者人发作时,首先让患者立即躺下,停止活动,口服200~300毫克阿司匹林;如有胸痛者,可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嚼碎后含于舌下;心跳呼吸骤停者亦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

上一篇:疼痛也会“声东击西” 下一篇:脑出血后失语应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