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与能力提升

时间:2022-09-07 03:34:25

浅析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与能力提升

摘要:随着新版数学教材的校园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构建,而这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兴趣,在数学兴趣的驱动下,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才更有效果,特别是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初中数学来说,学生经过小学数学的初步接触,过渡到初中数学更多元化的知识体系,需要数学兴趣的牵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如何更好的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进行分条探讨,这需要教师具有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希望通过数学兴趣的提高来改善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关键词:数学兴趣;能力;初中学生

G633.6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均是在兴趣的驱动下所出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伙伴。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自学能力作用非常突出的一门课程,而自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兴趣的指引的,这样才能使数学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才能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思维逻辑。新的初中教材对应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这更加凸显出数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这需要教师更加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新引力,使数学的光芒更多的被学生接受,从而使初中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从现如今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来说,可以通过数学故事的宣贯、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化教学探讨数学本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课堂、教师以身作则等多种手法来吸引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充满兴趣之后,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自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本论文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探讨,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提供参考,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有效发展。

一、加强数学故事的宣贯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拥有很多的数学定理和公式,而这些定理和公式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学老师可以在对这些定理或者公式进行讲授的时候,重点分析一下这些定理公式形成的前因后果,比如通过数学故事来说明数学的奇妙,比如数学家、或者数学应用的故事,也可以对于特点的数学知识进行趣味故事汇编,通过故事的宣讲来体现数学价值,比如土耳其商人和帽子的故事,韩信人分油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加强初中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而这种作业也将极大的刺激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提升。

二、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如何更好的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初中学生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转换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具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证明的时候,通过毕达哥拉斯证法、赵爽弦图证法的比较分析,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了勾股定理,也从勾股定理的证明中感受到了它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函数”测旗杆高度,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例子,通过组织学生在太阳地下通过影子的距离来计算出旗杆和树木的高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们自己探索数学乐趣是非常有帮助的。运用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来完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知识讲授和动手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从而很大的激起了学生们对勾股生活的兴趣。

三、情景化教学的优化补充

情景化教学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精心创设一些奇异情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和新鲜感,老师可以适当的通过数学应用实例来强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路边种树棵树、计算平均数、计算利润、计算成本等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演示,在收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兴趣基础,并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和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这也会极大的促进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提升。

四、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课堂

在多媒体教学不断渗入我国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初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更形象、生动的数学图像或者视频,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几何图形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视频来展示的化,会使学生对图形的变换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同时,在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互帮互助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索,延伸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在其它同学的言语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这不仅仅是开动自学的脑力培养,也是向其它同学学习的一个过程。同时,老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传授“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剪平行四边形,自己考虑、推导,让他们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体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几何图形的证明过程中,通过多种证明方法的合作讨论,加深印象,启发思维分析能力。比如,图1中,已知 AB = AC,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有BF = CE,连接FE交BC于D。求证:FD = DE。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也对于他们的创新能力都有着极大程度的提高,而创新能力则是兴趣培养的直接体现。

五、强化师生共处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的展开使学生与教师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不仅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对数学的兴趣,以身作则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这些活动可以是数学拼图、或者趣味性数学比赛,甚至一些数学专题讲座等,通过强化师生共处,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好切实的引导教学工作,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探索,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兴趣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注重对中学生的这种兴趣特性进行分析与利用,并通过直观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有效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把培养孩子数学兴趣与培养数学自学能力有效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学峰.培养学生数学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9):32-34.

[2]佘建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J].小品文选刊:下,2015(3): 210.

[3]罗展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未来英才,2015 ( 21):152-153.

[4]池丽.浅析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8):51-53.

[5]钟海林.浅析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旬刊, 2016 (02):71-73.

上一篇:对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育的实践分析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