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之路

时间:2022-09-07 02:31:22

CPA考试之路

编者按:CPA考试在我国已年满18岁了。在这18年中经历了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正推动着行业实现质的飞跃。考试由4个科目改为5个科目,再由5个科目改为现在的两个阶段7个科目,每一次改革都体现出市场、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曾让“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简称注考),有人称为“中国第一考”,亲身经受过考试的人,多年后再度谈起注考时,仍不免声声慨叹:难、难、难!

CPA考试历程

199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悄无声息地举行,那年全国报名2万多人,参试1万多人,考试试题浸透着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分行业、分制度的特征很突出。比如,《会计》试题就被划分五部分:会计一般、工业会计、商业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中外合资经营会计。1993年的第二届注会考试,报名者近6万人,参试近3万人,试题定位于工业制造业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标准化操作,从此,一年一度的注考逐渐演变成颇具影响的执业资格考试。1995年起,《税法》从原《经济法》剥离独立,注考5科奠基。1998年开始,试题难度全面升级,计算量大增,跨章节、跨教材的题目出现。自2004年以后,试题难度趋向稳定,单科通过率通常是百分之十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深、沪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加,市场经济的高歌猛进,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量日增,名声也大振,相应地,注考热也迅速升温。“考注会”一度成为青年人有追求、有理想的代名词,1999年就有45万人报名、26万人参试,之后报考人数一路攀升。2003年颠峰时期,报名者68万人,37万人赴考场。此后从2004年~2008年,注考每年稳定保持50万的报考人数。大浪淘沙,注考开考以来的600多万报考大军里,成功者固然不少,赶潮儿更多,尤以在校生、社会上的人员居多。前者旨在加重就业筹码,后者则为晋升、转岗、再就业而忙碌。于是,注会考试人员日趋大增。

一、CPA成为“管理大师”

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审计技术的提高,期间,审计起点有3次大的变化。首先是以账簿为起点的详细审计,也称查账,那时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是具备会计、审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即可。其次是以内部控制评价为起点的制度基础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先对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针对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及控制缺陷点决定如何实施实质性程序。这个阶段要求注册会计师除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外,还应当具备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能力,也应当掌握相关内部控制知识。最后是以风险评估为起点的风险导向审计,也就是现代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先对企业及其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形势、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评估,识别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程序。这时候,越来越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但要具备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和相关法规等知识,更要具备风险评估能力,要掌握风险评估、组织和企业的知识。这时候,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是一个“管理大师”。针对这种审计环境及审计技术的变化,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中增加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是适当的,也是必须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科目核心是考察考生的组织和企业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如何组织、如何筹资、如何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针对增加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当学习并熟练掌握经济学、商业环境、公司治理、金融市场、定量方法、组织行为、管理和战略决策、市场营销等知识。

二、CPA提升实务操作能力

职业特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注册会计师以鉴证业务为主,需要利用其已有的知识和相关技能评价客户的信息质量,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实践中可以发现,有的新注册的注册会计师,其专业知识很扎实,但没有适当的专业经历和处理实务的经验。本次考试制度改革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增加了综合阶段,增设了《综合测试》考试科目。通过《综合测试》考试科目,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为此,需要考生在完成第一阶段考试后,通过独立审计实务经历或会计实务经历或理财实务经历,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以顺利通过考试。

三、CPA人才保障行业飞跃

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实现提升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目标,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和质的飞跃提供了保障。考试制度改革,为发现和培养行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保障。事业要发展,拼的是人才。在智力密集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表现尤为突出。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为注册会计师人才选拔提供基准,也能够发现和培养更多的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税务、公司管理、企业风险评估知识且具备较强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考试制度改革,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了人才保障。事务所做大做强靠的也是人才。通过考试制度改革,提升了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胜任能力,为事务所吸纳高级人才提供了资源。同时,也为事务所做大做强提供了人才保障。考试制度改革,为注册会计师国际化提供了保障。随着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晓国际会计审计惯例、熟悉国际经济环境、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考试制度改革无疑是解决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的最有效的途径。

CPA考试感悟

CPA考试已经结束,本文拟就一位成功通过CPA考试人员的经验及感想,予以总结整理。

今天终于拿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回想起注会考试之路,虽然可能与其他人注会之路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通过辛劳和坚持才得来的,但是还是想把我的注会之路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来可以给后来者作个参考,或许还可以让他们少走一些些的弯路;二来可以总结自己在过去四年的注会之路。

一、复习时间安排

从4月15日开始到9月15日,一共153天,这就是我复习的时间。我把时间分成了三段:第一段熟悉教材并做一遍章节题目,时间从4月15日到7月15日,同时这段时间我还要上课,复习期末的考试;第二段熟记应该记忆的东西,同时对所做的题目进行一次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题目,重复题目,时间从7月16日到8月31日;第三段是模拟考试阶段,按考试时间的安排做模拟题,同时继续记忆要记下来的东西,这段时间是9月1日到9月15日。具体各科的时间安排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来安排,比如审计我比较不熟,我便安排在上午,因为上午记忆好而且时间比较长;而对于财务管理,我比较具有优势,便安排在下午,因为下午记忆力不好,而且时间短;会计我安排在晚上,因为会计要做比较多的题目,晚上时间长。最后就是每天的时间安排了:早上六点

半起床,去到课室七点半左右,七点半到九点为早读时间,但并不是读英语之类的内容,而是读审计和经济法,并且是放声的读。中午十一点半安排吃饭休息,一点半起床到课室二点左右,下午五点半吃饭,六点半又回到课室。晚上十点半回去洗澡休息。这样一天就有12到13个钟在课室复习了。就这样我坚持了整个的复习过程,中间从没有间断过。

二、各科学习方法

关于各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学习过程中如果发现方向有问题要马上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会计,实际说来很简单。会计有会计准则,规定好了出现哪种情况要怎样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只要的记好了准则的有关内容和一些特殊的、不合常理的处理方法,再加上日常的题目,那么要拿下会计就不成问题了。对于会计我主要通过做题目进行复习,在做题目中记忆,同时发现自己未记忆的东西,从题目到教材再返回题目。要想通过考试必须做大量的题目。现在的考试不像以前,记住了就可以通过。即便记住也未必会通过,就像经济法,考试时好像很道题都会,都懂,但就是不合格。主要原因还是题目做少了,对答题不熟练和没有题感,有时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多做题是非常必要的,不但可以通过题目进行记忆(特别记忆能力差的人),而且可以提高速度。但便这里说的多做题不是说题目的数量,而是说做题的次数。对于同一道题目可以重复的做三至四次,直至答案与参考答案完全一样为止。做错十道题不如重复做十次对的同一道题。一旦题目做多了便会达到这样的程度:当你拿到没有做过的题目时,便会一眼看出这道题目与你做过题目相同的知识点和相似之处,同时会想到怎样来完成这道题,从而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在这个大题量的考试年代这是非常必要的。

审计,对于审计我觉得考试时没有太多的经验。有人说想要过审计需要一定的审计工作经验。其实但凡考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考的无非是一些通过理论的东西假设出来的例子,所以只要-理论掌握了,再通过一定的题目,通过任何的考试都不成问题,当然非纸质考试除外。审计是有记忆性的东西,因为考试时我从对书本中有些内容还不是非常的理解,所以有些内容是硬记下来的。早上对审计进行早读,就像读英语一样,大声朗读。同时我也做了很多的题目,通过题目又记忆了很多的内容。审计是需要和会计一起考的,这样安排比较合理。因为审计加会计并不等于两科,而是等于1.8科左右,所以会计和审计同时考可以少费一点功夫。同时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和其他报告的模板是一定要默出来的,这是每年必考的东西。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学文科,逻辑思维不强的人心中永远的痛。如果数学学得好,那么通过财务管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于财务管理你只要记住公式和一些必要的原则就可以了,然后是大量的做题目。在五科考试中财务管理是最容易考满分的科目。请记住:记住那些公式和一些必要的原则,多做题目就可以拿下这一科。

税法、经济法,对于这两科需要记忆。如果时间不够,税法可以只抓住重要税种,比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只要这几个税种熟练了,其他的选项择题会做这样便可以拿下60分就可以了。关于经济法一定要在会做题目的情况下,一定要按教材的内容回答,不要以理解但是以自己的语言回答,这样是拿不到高分的。

此外,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报考者的工作岗位不同,对辅导材料学习和理解的深度也不同,但不其考卷的标准和要求都是样的。考生所必备的知识,不能因为自己不从事该方面的工作,就死啃书本,使理论知识抽象化。否则,书本上知识稍加变换出现在试题中,你就有可能“书到用时方恨少”,既措手不及,又难以应付。新的知识非学不可。一般说来,学习或考试,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将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因此,对于辅导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是非学不可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很有可能是必考的内容。难度过大,大胆放弃。在参加同一档次的应试者中,文化层次不一,实际水平各不相同,每人应根据本人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程度,适当调整学习方法。对极为陌生,难以理解,且难度又特别大的问题,不如干脆放弃,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易学易懂的问题上,并力求在考试中不失分。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对特别难的部分一般涉及不多,即使不答也失分不多。

三、考前准备

考前要根据考试时间安排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试卷要做10套以上。不要把以前考试的难度当作是现在的难度,因为考试是一年比一年难的。以前的试题作个参考就可以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模拟题可以做到70分以上,那考试是没有问题的。对于考试,相信只要是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经历的考试次数应该不会下万次的。遇到不会的就过吧,毕竟考试60分就可以过了,lid分与60分的效果是一样的。

如果决定了要通过注会考试,那么就要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试。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注会带来什么,但最起码会带来一段美好、自豪、让人回味的记忆和一种可以永远保留的生活态度和奋斗精神。

上一篇:会计大市的新理念 下一篇:ACCA考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