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设计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07 02:09:22

电力线路设计问题探讨

摘要: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路径方案的选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线路杆塔的定位也是线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线路的造价和施工、运行与维护的方便与安全。

关键词:电力;路径选择;杆塔定位

1线路路径的选择

 线路路径的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步。图上选线是先拟定出若干个路径方案,再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踏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取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和签订协议书,确定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推荐方案报领导或上级(包括规划部门)审批后,进行野外选线,以确定线路的最终路径.进行线路终勘和杆塔定位等工作。

   图上选线通常是在比例为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更大比例的地形图上进行。图放在图板上,先将线路的起讫点标出,然后将一切可撰走线方案的转角点,用不同颜色的线连接起来,构成若干个路径的初步方案。按这些方案进行线路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舍去明显不合理的方案,对剩下的方案进行比较和计算,确定2~3个较优方案,待野外踏勘后决定取舍,最终确定线路最佳方案。进行路径方案比较时。应包括如下内容:

线路的长短:

通过地段的地势、地质、地物条件以及对作物和大跨越及不良地形的影响情况:

交通运输及施工、运行维护的难易程度;

对杆型选择,技术上的难易程度、技术政策及有关方面的意见:

线路的总投资及主要材料、设施消耗量的比较等。

 为使线路建设得经济合理,对输电线路可能涉及到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邮电通讯、城镇建设以及军用设施等,要与有关单位协商研究解决,并签订相关协议。

2杆塔的定位

  在已经选好的线路路径上,进行定线、断面测绘,在纵断面图上置杆塔的位置,称之为定位。它是线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关系到线路的造价和施工、运行与维护的方案与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细致的工作,排定出杆塔配置的最佳方案。

2.1平面图与断面图

       在线路路径方案选定后,即可进行线路的终勘测量工作,为施工设计的定位工作以及日后的运行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终勘测量包括定线测量、平面测全和断面测量。定线测量是根据选定的线路路径,把线路的起讫点、转角点、方向点用标桩实地固定下来,并测出线路路径的实际长度。

平面测量是测量沿线路路径中心线左右1Om 的带状区内的地物、地貌并绘制成平面图,为杆塔的定位工作提供依据。断面测量分为纵断面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前者是沿线路中心线测量断面上各点的标高,并绘制成纵断面图,供线路设计时排定杆塔位置后者则是当垂直线路方匀的地面坡度大于1:5或起伏极不规则的地段,测量线路横断面各点的标高绘出横断面图,以供权验最大风偏时导线时吧的安全距离等的需要。

 绘制纵断三图的比例尺为:当线路通过平地或起伏不大丘硬地时,横向(水平距离)用1:5000,纵向(标高)用1:500;而对于山区及起伏较大的丘陵地或如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的叉跨越地段,横向用1:2000,纵向用1:200(若高差很大时也用1:500)。横断面图比例尺,横向为1:1000,纵向为1:100 。线路经过地区的平面图和断面图画在同一图上(其横向例尺应相同),称之为平、断面图。平面图中,线路路径中心线为直线,只用箭头表示线路转向(左转或右转)并注明转角度数中心线两边的地物、地貌,凡对线路有影响的均应在图上画在平面图的下面,填写杆(塔)位标高,杆(塔)位里程,定位档距耐张段中的代表档距等数据。纵断面最后在转角处断开。横断面图应与纵断面图绘在一起。必要时,地质剖面直接绘于纵断面图上。

2.2 杆塔的室内定位

杆塔定位工作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室内定位是用最大弧垂模板在平断面图上排定杆塔位置的;室外定位是把室内排定的杆塔位置到野外现场复核校正,并用标桩固定下来。杆塔位置排定的是否适当,直接影响线路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杆塔定位的主要要求是导线的任一点在各种气象情况下均须保证对地面的安全距离(即限距).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定位时,为了满足限距要求,必须用最大弧垂模板确定定位档距。终端、转角、跨越、耐张等特种杆塔先行定位后,再分段用最大弧垂模板沿平断面图排定各耐张段的直线杆塔的位置。

 根据所排出的直线杆塔位置,计算出该耐张段的代表用以计算或查取导线应力,再算出K值,看此K值是否与模板的K值相符(相等或相近),如果相符,则表明该段杆位正确。否则,应按实算的K值重选模板重新排定杆位,直到两次的K值相符时为止,排完一个耐张段以后,再排下一个耐张段,直到排完线路全部杆塔为止.定位时应注意下列情况;

2.2.1 应尽量避免孤立档距,尤其是档距较小的孤立档,它易使杆塔受力情况变坏,造成施工困难,给检修带来不便。

 2.2.2 山地定位时,除应考虑边坡的稳固外,尚须保证电杆的焊接、排杆、立杆、临时打拉线紧线等条件是否具备。

 2.2.3 立于陡坡的杆塔,应考虑其基础有无被冲刷的可能。

 2.2.4 引拉线杆塔应注意拉线的位置,平地应注愈避免拉线打在路边或池塘洼地,山地应注意避免顺坡打拉线使拉线过长。

 2.2.5 在重冰区,应尽量避免大档距,尽可能使档距均匀一些。

3 杆塔定位后的校验

在初步排定杆塔的位里并拟定杆塔的型式、高度后, 应对线路各部分的设计条件进行检查或校验, 以验证所定杆塔位置是否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条件, 检查或校验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3.1 各种杆塔的设计条件的检查

杆塔的荷重条件, 包括垂直档距、水平档距、最大档距、转角度数等, 应不超过其设计允许值。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 可以在定位图上量得。但图上量得的垂直档距是最大弧垂时的数值, 当此值接近或超过杆塔设计条件时, 应将其换算至设计气象条件下的数值后检查其是否超过设计允许值最大档距常受线间距离、悬点应力和断线张力等控制。定位的最大的档距应小于杆塔设计时的最大档距。线路的转角度数应小于转角杆塔设计的转角度数。超过

时, 应变动杆塔位置或更改杆塔型式,以便加强杆的强度。

3.2 直线杆塔摇摆角的校验

有些位于低处的杆塔, 它的垂直档即较小所以当风吹导线时, 悬垂串摇摆较大、当摇摆角超过杆塔的允许摇摆角时, 将引起带电部分对杆塔构件的安全间隙不够, 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校验。允许摇摆角根据允许间隙用作图方法确定。一般情况下, 在平地摇摆角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比较少, 但在山区或丘陵地带, 摇摆角超过允许值的情况比较多, 此时一般解决的办法是: ①调整杆塔位置; ②换用较高杆塔或允许摇摆角度较大的杆塔; ③采用V形、Y形等形状的绝缘子串; ④孤立档距可考虑降低导线的设计应力: ⑤加挂重锤或将单联悬垂串改为双联悬垂串等。

3.3 直线杆塔的上拔校验

在定位时, 若直线杆塔位于低处, 除需校验摇摆角外, 还需对其进行上拔校验。当杆塔的垂直档距为负值时则必定有上拔力产生。而这种上拔力产生的气象条件一般为最低气温时( 重冰区有时在班冰和相应风速时) , 所以校验上拔时必须按此气象条件进行计算, 或用此气象条件下的比载和应力计算模板系数K值, 选最小弧垂模板在定位图上找出杆塔的垂直档距对其进行校验。为了消除直线杆塔的上拔现象, 可采用防止摇摆角过大的有关措施, 必要时也可采用轻型耐张杆塔。根据经验, 摇摆角常起控制作用, 即摇摆角许可后, 就不用再校验上拔了。

4杆塔的室外定位杆塔室内的定位

 工作结束后,全线杆塔形式、杆塔位置基本上都已确定。这时,就可到现场桩定杆塔位。但室内定位使用的勘测资料是否同现场完全一致,尤其是山地和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很大,地质变化复杂,而室内定位所掌握的地形情况,仅为一个顺线路中心线的带状范围。其宽度仅2m~5m,且平面图比例又很小,很难看清立杆塔处的地形全貌。因而,在室外定位时,需要在现场立杆塔处核对勘测资料,必要时,祷对某些杆塔位置作适当的调整。

 此外,为了核对室内定位的成果,有时还应作一些必要的补测工作。比较校核某些测点的标高:核对导线对地最小距离的地点及杆塔中心桩的标高:核对重要跨越档中对地、物距离及最小档的档距:核对线路转角度数,补测某些地点的横断面图等,以便补充或修改室内定位工作 。

上一篇: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探析 下一篇:浅谈城市道路灯光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