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7 11:47:58

“竹文化”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的运用

靖江素有“竹乡”的美称。本学期中班围绕“竹”开展了园本课程的研究,让青青绿竹走进了我们的幼儿园,走进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我们也以“竹”为特色布置出具有乡土气息的“竹文化”班级环境。

孩子们从家中找来生活中各种竹制品(如竹筛、竹篮、竹杯、竹碗、蒸笼垫、竹锅刷等),并从网上打印出各种竹的图片,布置成“竹博园”。在“竹博园”材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我国竹子的品种多达几百种,还认识了许多观赏竹,如紫竹、佛肚竹、凤尾竹、人面竹等一些外形特别的竹品种;同时也了解了竹制品是人们生活中经久耐用、绿色环保的生活用品,竹乐器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竹玩具更是让人爱不释手。

“竹”主题环境的创设以优美、童趣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主题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使“竹文化”环境体现主体内容,吸引着幼儿,让幼儿自发地探索、自觉地参与到“竹文化”的环境创设中。他们在探索、发现、认识中获取了有关竹的经验。

在美工区,我们从毛竹行、竹制品加工厂淘来的剩余边角料,成了孩子们的“宝贝”。这些边角料被我们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整理、归类、加工成半成品,孩子们就在我们提供的竹筒、竹片、竹条、竹丝、竹篾、竹饭勺上面进行创作,一件件富有个性的竹筒造型、竹板画、竹篾拼图、饭勺装饰品从孩子们的手中出炉。

益智区的立体拼搭和飞行棋盘也是教师利用旧的麻将竹席片上色后制成的;竹节小人的制作则是利用小竹竿和饮料瓶盖来完成。

建构区的原材料是竹筒、竹片、竹篾,幼儿根据自己的建构需要,取放相应的材料进行建构。瞧,立交桥、太阳、五角星、小熊、机器人等在孩子们一次次的建构中成型。

娃娃家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我们的娃娃家里的桌子、椅子、柜子都是竹制的,娃娃的摇篮、碗、杯子、牙刷也都是竹子的,就连娃娃家的花盆也是用竹筒做成的。

根据竹可编的特点,我们还创设了编织区。在编织区里,幼儿可对我们提供的半成品进行竹篾续编。此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动手、思维等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做事持之以恒的态度,许多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幼儿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完成了一根又一根的编织。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小竹片让孩子练习编织竹帘,然后将成型的竹帘作为孩子绘画作品展示板,幼儿的作品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得以体现。

科学探索区里竹片制成的滑道,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地方。一开始是玩玻璃珠,然后玩黄豆,最后玩水,他们常常为自己投放的东西顺利进入终点――盆子而欢呼雀跃。

再看,我们的音乐角里,所有的打击乐器均是竹制的,双响筒、快板、扬琴、架子鼓、三角铁等,除此之外还有家长自制的竹制二胡,虽然不能拉出真二胡那样悦耳的声音,但把它摆放在那里俨然成了一件竹制艺术品,也常被孩子们拿到表演区里作为道具使用。

班级的走廊吊饰用的是仿真竹和彩绘的竹斗笠,家长园地则利用蒸笼垫进行装饰。这样既有艺术的美,又有整体的统一。

在户外活动中,“踩竹高跷”“玩竹圈”“推竹小车”“骑竹马”“竹筒传水”,等等,都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打造“竹文化”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为幼儿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游戏、生活环境,还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竹文化,感受竹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精神,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巧用亲子游戏开启交通安全教育之门 下一篇:“交互式小学美术电子档案促进师生成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