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探讨

时间:2022-09-07 10:00:33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探讨

【摘要】

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包括验线测量和竣工测量两个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测量技术 测量方法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规划验收竣工测量(以下简称“竣工测量”)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构筑设施竣工后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一项测绘技术活动。通过对竣工信息的处理、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建筑工程建前、批后、建成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能为建筑工程的规划验收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助于提高规划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规划管理目标的实现。竣工测量成果的质量,不仅影响规划部门掌握现状地理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直接影响到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审批的落实和监督管理。

1、工程实例

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工作是对已竣工建筑的整个项目进行的竣工测量(包括地面工程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以检验各项工程施工的现状做出记录,并根据规划审批的各项要求、施工规范等技术标准,为工程验收和评定工程质量提供依据。它是落实规划意图、合理利用土地、项目建设的真实记录,此外,竣工测量资料还是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执法监察的重要工作依据。淄博市根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有关规划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实施规划竣工测量,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建筑红线图、总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对已竣工建设项目尺寸、高度、层数、间距、退让以及平面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测算总体指标。淄博市规划竣工测量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出现的新状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原竣工测量基础上将房屋分层测量、获取现场照片等纳入到竣工测量工作范畴,确保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获取可靠的规划竣工验收资料,作为淄博市规划竣工测量作业与检查验收的依据。

2、竣工测量质量控制要求研究

规划竣工测量的质量不仅涉及到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将影响到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落实和监督管理,因此施测时,作业人员都比较谨慎、细致,加之其起算数据一般为高等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这使得竣工测量成果比相应的一般地形图测量精度高,体现了成果的准确性;另外规划竣工测量一般都在工程竣工完成后短时间内必须完成,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同时竣工测量是由施工单位实地测量和建设单位共同配合进行的,地形、地貌各要素表示齐全,权属关系清楚,因而具有权威性。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使得利用规划竣工测量成果动态更新城市基础地形图是最经济、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2.1、质量控制依据。竣工测量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竣工测量的质量要求,具体来说是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满足规范标准以及规划管理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作为城市竣工测量来讲,它的任务是提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地形图和规划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依据《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等,此外,还有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测绘信息的表示要求及其他相关技术规定。

2.2、质量控制要求。为了使竣工测量图与拨地测量图能进行同精度比较,利于规划正确地开展执法管理,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不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度。《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拨地测量应按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执行,在控制布设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同级附合一次,布设三级补导线,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按上述技术要求执行。布设方式上允许用全站仪在一、二、三级导线下用坐标放样方式布设复测支导线,我院根据实验统计数据规定采用这种方式布设支导线,不得超过5条边,总长不得大于400m,并且相邻控制点间要作坐标检查,检查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2cm。也允许使用GPSRTK定位技术进行多次观测代替三级导线。以等级点为基站时,以基站为圆心,作业范围控制为4km,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点位中误差控制在1.5cm左右,布设的控制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cm,并要求两相邻控制点间距离不小于100m。

3、实施要求

3.1、收集资料。收集已有的测绘资料及相关图件,如规划建筑红线图、城乡规划用地红线图、土地使用证、规划总平面图、竣工建筑底层平面图(若有地下室,还应附有地下室平面图)、建筑放线资料、建筑区周变地形图、控制资料、建筑立面图等;周边已有管网图、各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相关地形图、测区控制点资料等。

3.2、竣工地形测量实施要求。1)地形图修测要先检查原图的质量,精度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修测。修测工作应利用原有的邻近控制点和测有坐标的固定地物点设站进行。个别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可利用经过检核、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装测或设站修测。当地物变动面积较大且周围地物关系控制不足,或补测新建的住宅楼群或独立的高层建筑物,或修测丘陵地、山地及高山地的地貌,应先布设图根控制点再进行修测。民房修测可根据要求利用经过检核、相关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装测或设站修测,并注意图面合理性处理。2)规划竣工测量起算控制点应为城市I级导线以上等级的平面控制点,利用支导线引测控制点时,应加测后视方向或与后视点距离进行校核,支导线发展次数不得大于3次;必须进行原有地物点坐标检核测量;角度测量可采用盘左、盘右单测回观测,距离测量采用往返观测或单程双测回观测。对于某些大型的竣工工程(如大型住宅小区)以及支导线发展3次仍无法测定的复杂工程,应布设导线。

3.3、建筑物周边关系测量。竣工建筑物是独立的,其周边关系是指该建筑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一般为与竣工建筑物临近距离为25m的范围内相关地形);竣工建筑是小区建筑,则是竣工建筑物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以及竣工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绿地规划绿线、河道规划兰线、电力规划黑线、文物保护紫线等规划控制线的退让关系。

3.4、分层面积测量。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含外凸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120m以上(含2120m)的永久性建筑。房屋建筑面积采用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量测,测算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区分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以及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采用几何公式或计算机解析法计算,面积以m2为单位,取至0.01;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两次测算较差应小于0.005S。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空间数据采集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使三维空间数据获取向着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竣工测量成果“2+1”维的模式不能充分地、逼真地反映现场实景,因此有必要适当地采用三维竣工测量、全景竣工测量等新技术新手段作为补充,为规划验收提供更具体、更详尽、更易认知的建筑三维实景,进一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正禄 主编.工程测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勇.浅谈东莞市规划验收竣工测量[J].城市勘测,2002(2)

[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规划检测规范DG/TJ08-2030-2007

上一篇:济南市发展知识流程外包产业研究 下一篇: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