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业:大举扩张引发“圈人潮”

时间:2022-09-07 08:47:29

内资外资齐扩张

在上半年已经上市的百货企业中,深圳佳华百货集资达2.6亿港元,浙江百货企业龙头银泰百货达24亿港元,香港的新世界百货则是23.6亿港元,上市获取大量资金在内地扩张店面,是大部分百货企业上市的重要目的。

事实上,国内百货业的扩张步伐从未停歇过。1993年开始,王府井百货便在武汉、成都、呼和浩特、洛阳、乌鲁木齐等二线城市建立百货商场。目前在全国已拥有超过20家百货店。

与国内百货业相比,外资百货业的“抢攻”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年4月19日,台湾百货巨头新光三越在华贸中心开张内地最大的单体百货店。

前不久,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宣布,其旗下百盛百货集团在中国内地将新开50多家分店,在5年内完成其在内地的“百店”计划。

据悉,目前全球最大的50家跨国零售财团中,已有47家在中国涉足经营,经营地域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大连、长春等近40个沿海、内陆大中城市,在超市、大卖场及百货等新型开放式经营模式中,外资百货业已占主导地位。

管理精英遭疯抢

行业迅速增长以及业内竞争带来的人才需求上升,使得国内百货业人才供不应求。中外资百货企业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纷纷抛出招聘“大单”,直指销售、采购、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尤其是原本稀缺的管理精英,伴随开店速度的加快需求一直处于高温状态。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百货业管理人才缺口至少有10万。目前,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正大百货、美美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大型百货公司都推出了副总经理、总裁助理、客户服务总监、营业部经理等高级管理职位。

上海百联集团则计划每年开1000家新店,对单店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由于百货业的资深管理人才短缺,人才身价一路高涨。国内百货企业的店长,年薪高达30万元,而一些外资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年薪已经超过60万元。如果是上市公司,区域老总还会授予公司的期权股份与现金花红。

对于百货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的招聘要求大致相同:营销或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大中型企业全面管理经验,高档百货、零售及服务等相关行业;具有很强的计划、控制、协调能力和出众的领导管理才能等。

据悉,为缓解零售百货业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国家标准委正式将中国商业联合会制定的“零售百货业职业经理人”即店长的资质认证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系列,该项标准的执行由商务部管理,认证分为初、中、高级。

采访手记

百货业急速膨胀需要大量人才。从2002年开始,全国零售业新增从业人员每年都要超过100万人。与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相比,国内百货业的人才储备却是寥寥无几。虽然百货业人才总量有所增加,但是跟快速发展的百货业相比供不应求。

快速扩张使得企业难以承担成倍增长的人员成本,内部培养人才成为一条可行的出路。据了解,目前企业非常欢迎毕业生进入百货业各工作岗位,也欢迎他们挑战如企划、管理等中级职务,这对于有志加盟百货业的大学生而言,机会难得。

附:在2003年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美国西尔斯、法国老福爷、英国Selfridges和加拿大Hudson’s Bay等四大国际知名百货企业的经验与建议,让已陷入重重困境的中国同行,重又燃起了行业中兴的希望。

大百货的危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大型商场接二连三的倒闭,百货企业增长率与市场份额的连年下降,使得“百货业已进入了衰落期”、“百货业是夕阳产业”的说法甚嚣尘上。

百货业真的过气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百货企业,今后该怎么办?这是参加本次论坛的总经理们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的百货商场无论是外观,还是商品种类和陈列都太相似了,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人感到乏味。

在商场严重同化的情况下,惟一能吸引消费者的,就只有价格了。而百货业态又注定无法承受过低的价格,结果陷入恶性循环。这个问题是想要涉足该领域的投资者所应该重视的。

上一篇:人才管理的五个层次及其激励作用 下一篇:致富点睛 创新提银 创业路上有“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