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9-07 08:15:16

高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

体育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这几年的教师培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重视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参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学习、锻炼的方法。

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它是促使学生自觉探索的一种动力,是成功的诱因。对中学生来说,具体的情节和生动的形式是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引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的活动应轻松、有趣味,具有游戏的性质,适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运动乐趣为主,寓教于趣,以趣激志。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技术动作分解、减速,进行动作分析、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突破时空制约,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参与”欲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爱好和强烈的愿望,才能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实践。

其次,要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地被接受,才能被转化为脑思考、口表达,诱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与尝试,掌握新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自主性,并给予学生以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在享受运作乐趣的过程中,真正体味运动的意义。

二、强调学生的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育的最根本出发点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因此,无论教师制定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立足于这个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没有这个教学目标为支撑,其他教学目标都难以实现。而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也成了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身心与运动结合,身心健康成了高中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重视学生通过体能的练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但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的组织围绕在此基础上展开。特别是注重对田径这一项目的教学,发挥田径运动对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教师可以制定分期计划,不一定要对田径教学进行一次性的课程,而是把田径教学贯穿在整个高中体育教学中,有计划的分期进行授课。如在向学生讲述田径基本技术和动作规范等前提下,可以把长跑和短跑项目分开训练,在每周的体育课前都组织学进行一定量的长跑训练,让学生的体能得到循序渐进的增强;而短跑则主要是在学生体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爆发了的训练。通过这样有层次,有计划的分层教学,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而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心理素质的训练也必须同时进行,唯此才能把握住“强调学生的整体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可以采用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好胜心理,让学生在高强度体能消耗下,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增强心理承受力。

三.讲解示范在体育课中是常用的教法。

动作示范正确、优美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先决条件。在做示范动作时,教师正确、优美、轻松自然的动作,会使学生感到欣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动作示范僵硬、不连贯,会使学生产生不悦心理,厌恶情绪,不易于接受教师的技术动作。另外,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的错误动作,示范给学生看。体育教师幽默形象的动作,能使学生在笑声中纠正自己的不正确的动作,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初级长拳三路时,学生虚步马步分不清,做虚步时本应挺胸抬头,臀部后坐,而学生却臀部后倾,腰部后弯,动作滑稽可笑。教师若把学生错误动作,形象的表演给学生看,加上幽默的语言,学生会在欢笑声中领悟正确的动作,改正错误动作。

四、语言要具有鼓动性、简捷性、幽默性。

上课时,教师针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富于表情地运用鼓动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信心。例如:测试千米时,可以说:这节课我们测试千米,既可测出学生的千米速度,更可以了解学生的耐力、毅力,谁英雄谁好汉跑一跑就知道了。学生在教师鼓动性语言下,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信心和积极性。在课上,讲课语言要简捷,做到言简意赅。有时可用口决或要点教学提示,如武术动作中的弓步要点,可用“前腿弓,后腿绷”来形容,语言简练,便于学生记忆、联想,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笑声,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在体育课上,语言要有幽默感。风趣幽默的语言,用于正面教育,胜过空洞地说教;用于批评则胜于简单的训斥;用于指导动作则有利于加快对动作技术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活跃课堂气氛。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已是一个普遍趋势,人们看到体育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健康的体格,而且对他们性格和意志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组织纪律的形成,都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理应积极思考,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不断改革体育教学;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用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实际。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锐意改革、勇于探索,体育教学的春天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学习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