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随身携带桃花源

时间:2022-09-07 06:52:20

她随身携带桃花源

她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其外祖父是清代名臣张之洞。她的父亲水钧韶,曾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当年乘车去圣彼得堡上任时带了45节车厢的随从和40个厨子。后来,她父亲还担任了天津市市长。

10个兄弟姐妹中,水世芳排行第八。家教极严,平日她和父亲难得一见,偶然传见,父女间的对话仅仅限于“一切都好吧”“都好”……

她在著名的女中读书,从齐鲁大学毕业,进入设在重庆的荷兰驻华大使馆工作。期间,她认识了担任使馆秘书的荷兰人高罗佩。高罗佩不仅是职业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汉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小说家。

他们一见钟情,迅速进入热恋。临到高罗佩提起婚姻大事,她才提出,要高罗佩同时娶她的妹妹作二房。对信仰上帝的高罗佩来说,这意味着重婚罪。他愁眉不展,向在重庆结识的朋友蒲乐道――一个把自己当作中国人的老外求教。

听完前因后果,蒲乐道哈哈大笑:“你的爱人必定是个心地温和的少女,她很爱她的妹妹,所以不肯和妹妹分开。你答应她一生让妹妹跟你们同住,不是很好吗?”高罗佩欣然听从。

一个月后,高罗佩和水世芳在重庆结婚。婚后的生活并非万事如意。外交官的职业特点是三年一调,水世芳跟随高罗佩先后前往美国、日本、印度、黎巴嫩、马来亚(今马来西亚),一路奔波。最困难的日子是在印度,那里气候酷热,周围没有一个中国人;在黎巴嫩时,正逢战乱,四下里流弹穿飞,她带着三岁的孩子在山顶上避难;在海牙,他们前后搬过10次家。

二战结束后,高罗佩开始写《狄仁杰断案传奇》,声名日隆,但业余时间也全遭占用。她在富贵之家得到的训练,在这种时候显示出了不凡:虽然生活失范,她仍旧保持着风范,她像一块飞地,随身携带桃花源,始终镇定而优雅,迅速适应新环境,在宾客盈门的晚宴上谈笑风生……

由此,人们理解了为什么在高罗佩笔下的《狄仁杰断案传奇》中,那些奇女子,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或者风尘女子,总是那么有教养却又情感丰沛。在与水世芳结婚后,高罗佩把书斋改名为“吟月庵”。

水世芳最怀念的是在重庆的生活,结“天风琴社”,和徐悲鸿、于右任、冯玉祥来往,那是她最好的时光。

1967年,高罗佩被诊断出患有肺癌,于1967年9月24日在海牙辞世,享年57岁。当时,他的身份是荷兰驻日本大使。有人鼓励水世芳写回忆录,她只说:“过去的嘛,算了。”高罗佩生前喜欢藏书,收藏的重点是中国古籍。水世芳把高罗佩的全部藏书及遗稿捐出来,珍藏于荷兰莱顿国立大学汉学研究院专门设立的“高罗佩藏书专室”,这里成为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一块宝地。

水世芳是民国奇女的典范――周游列国的不稳定生活,故国的战乱,正好凸显了她的独到魅力。白天枪林弹雨里来去,晚上从容地出席各种场合,应对自如。

随身携带桃花源,将自己始终置于美好精神的境界中,优雅、淡定、从容地生活,尽管不易,但是可以努力。这样,一辈子的情感,于人于己,都不会意兴阑珊。

上一篇:胸怀天下办教育 下一篇:奏响“和”文化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