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比较

时间:2022-09-07 05:20:51

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Kilka穿刺点定位方法,对照组采用Greher穿刺点定位方法,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详细记录进针深度、穿刺次数、K线长度、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气胸、血肿、血管刺破、中毒、声音嘶哑、霍纳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K线长度分别为(186±12)mm与(183±13)mm,成功例数分别为37例与35例,成功率分别为92.5%与87.5%,两组患者在给药30min内痛消失率与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2例刺破血管,对照组中1例发生中毒,1例刺破血管,予以针对性处理后均得以缓解。结论 对于成年患者,在实施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时应该采取Kilka法,进针深度宜控制在50mm之内。

关键词: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对比

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在人体肩缝腹侧突和胸骨颈动脉切迹连线中点之中,临床研究显示,Kilka定位法有着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效果理想的优势,但是由于患者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常常需要将穿刺位置改变,这就会导致肌肉发生运动反应,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胸膜或者血管破裂。而应用超声图像扫描法能够有效提升穿刺的成功率,同时,有研究显示,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扫描患者锁骨下臂丛神经位置也能够有效的校正穿刺定位,下面就对两种定位方法进行深入的对比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2.5±2.1)岁,体重为49~81kg。排除标准:败血症患者、局部感染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肺气管与支气管炎患者;锁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胸廓畸形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穿刺点定位方法 对于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Kilka穿刺点定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手置于腹部上,确定颈静脉切迹与肩缝腹侧突两个标志点,取K线中点为穿刺点1,穿刺点1定为P点,使用22G Stimuplex A穿刺针于患者冠状面锁骨下方进针,将神经刺激器频率设定为2Hz,波宽设置为0.1ms,初始刺激强度设置为1mA。穿刺成功标准为引出第II到III指伸肌或者屈肌颤搐有反应,以上工作完成后注射40ml0.5%的罗哌卡因。

1.2.2 对照组穿刺点定位方法 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在观察组穿刺法基础上采取Greher穿刺点定位方法:测量患者K线的长度,将P点位置校正,如果K线长度为22~22.5cm,则设定P点作为K线中点,如果K线长度不到22cm,则将P点侧移2mm,若K线长度大于22.5cm,则将P点向中点侧移,穿刺标准同观察组。若第一次穿刺不成功,则进行二次穿刺时,将P点外移5mm,若第二次穿刺不成功,将P点向内侧移动5mm,依次类推,如果到第五次仍未成功,则记为失败,使用其他阻滞方法。

对于两种穿刺方式,均详细记录进针深度、穿刺次数、K线长度、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是否出现气胸、血肿、血管刺破、中毒、声音嘶哑、霍纳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1]。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

2结果

2.1一般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K线长度分别为(186±12)mm与(183±13)mm,成功例数分别为37与35例,成功率分别为92.5%与87.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情况对比示意表见表1。两组患者在给药30min内痛消失率与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消失率与起效时间对比示意表见表2。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2例刺破血管,对照组中1例发生中毒,1例刺破血管,予以针对性处理后均得以缓解。

3讨论

观察组穿刺成功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在K线长度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大,观察组成功例数稍高可能是由于对照组第一次穿刺点K线中点外移约7mm,这就可以说明穿刺成功位置应该集中于内侧3mm与外侧2mm,因此,观察组定位方式的合理性更高。Greher[2]的研究显示,患者K线平均长度为(185±14)mm,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对照组K线长度分别为(186±12)mm与(183±13)mm,如果采取Greher定位法,那么在首次穿刺时就会发生K线中点内侧移位的现象,因此,Greher定位法不适宜用于成年人患者群体的定位中。

Rettig[3]的研究结果显示,垂直锁骨下方最佳进针深度为39~46mm,本组患者平均进针深度为(35±4)mm,其中有4例患者进针深度超过40mm,这就说明,对于成年人患者,在实施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时,进针深度应该控制在50mm之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中2例刺破血管,对照组中1例发生中毒,1例刺破血管,予以针对性处理后均得以缓解。

总而言之,对于成年患者,在实施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时应该采取Kilka法,进针深度宜控制在50mm之内[4]。

参考文献:

[1]杨庆国,周雁,金梅,林惠华,李世忠.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12(20):238-239.

[2]Greher M,Retzl G,Niel P,et al.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topographic anatomy in volunteers suggests a modification of the infraclavicular vertical brachial plexus block[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2 .

[3]Rettig HC,Gielen MJM,Boersma E,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vertical infraclavicular and axillary approaches for brachial plexus anaesthesia[J].Acta Anaeathesiol Scand.2005 .

[4]张安生,曾宾,王剑鸣,等.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不同进针方向对起效平面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7,12(01):382-383 .

上一篇:冯小兰散文二题 下一篇:瓦格纳―马丁:新女性传记作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