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时间:2022-09-07 02:07:5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 教学质量的高低或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倦怠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高校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的研究从定义、模式、成因、后果几方面做了综述,旨在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进行教师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d by the teachers. Teachers' job burnout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concer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tatus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ade on the teachers' job burnou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finition, mode, causes, and so on, which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关键词: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教学质量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job burnout;quality of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39-02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在课程改革中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他是社会教育理念的载体。只有教师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但是如今我国教学质量受到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严重影响,不仅教师身心受到损害,学生也深受其害。这一现象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所以了解教师情况,针对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因素,我们通过采取措施将其调节到合适的水平来预防和减缓职业倦怠感,这很有现实意义。

1974年,临床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应用在心理健康领域,他和诗Malasch成为这方面研究的开创者。“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该概念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人群中,教师就是高发人群之一。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教育中的难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与教育专业的教授巴利·法伯(Barry A. Farber),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2]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各自从定义、模式、成因、对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 国外研究

1.1 教师职业倦怠定义 将职业倦怠的定义可归为三类:①成因观。Cherniss认为职业倦怠是指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Freudenberger持相同的观点。②过程观。Blase和Ricken认为,在长期的压力下,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开始产生退缩或不愿投身于工作,导致身体、情绪及态度方面的耗竭,即形成倦怠。③症状观。Maslach和Jacson认为,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经常要面临一些不确定感,而且经常将情感投入在当事人身上。因此他们的情绪和精力极易变得枯竭,产生精疲力竭、身心枯竭等一系列症状。对职业倦怠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不同认识。如何界定职业倦怠的被试以及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所以,他们很容易筋疲力尽,身心枯竭。研究者对职业倦怠有不同的认识,因此也给予了职业倦怠不同的定义。实际上职业倦怠的定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因为如何找出需要干预的职业倦怠的个体主要依赖于职业倦怠本身的定义。在维度、表述简洁性和范围上,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职业倦怠拥有几个普遍特征:身体和情绪的耗竭;社会失调行为尤其是对工作对象的疏离;心理损害特别是指向自我的强烈消极情绪;组织无效能感。

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模式 国外有不少学者对教师倦怠模式进行了研究,费斯特的周期动态模式、司德菲的发展模式、休伯曼的主题模式、[5]法伯Farber的不同类型模式:精疲力竭型、狂热投入型、能力富余型和混合型、布卡什Beaucage的过程模式,即教师倦怠经历热情、停滞、挫折、冷漠四个阶段、诗Maslach的经验性阶段模式,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Laolonse的高峰迁跃期、低谷震荡期共变模式等。[6]

另外还有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研究的Friedman的历程模式和Domlan的结构模式。Friedman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不能突发形成。多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未来抱有很大、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对教学任务充满信心。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倦怠感。Friedman认为教师参加工作之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跌落期:新教师无法适应工作前后的落差。第二阶段疲倦、耗竭期:许多教师丧失对未来的信心,对自己产生怀疑,感觉理想不能实现,出现了疲惫不堪、情感耗竭的情况。第三阶段调整期:生存,即教师开始调整和适应。生存对教师来说就是调整期望,学习教学技能,改善人际关系,教师调整一段时间后开始适应学校这种新环境,而有些教师因调整不利造成离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Dorman认为组织变量和个性变量都能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的预测源是人格解体、自尊和教学效能感;情感耗竭的预测源是工作压力、角色负担过重、班级环境和自尊。人格解体和情感耗竭、角色冲突、自尊、学校环境呈显著相关。

1.3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职业倦怠概念的发展不是理论性的,是经验性的,来自于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工作倦怠问题有不同理解。①临床视角:代表是弗鲁登伯格,提出并定义“职业倦怠”的概念;②奎内思是组织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许多人拥有不现实的工作期望导致倦怠和幻想破灭。同时工作的人的付出和收获不一致也会导致倦怠,这种不一致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体面对有限刺激情境时缺少挑战(如教师多年教同一班或一门学科);二是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如教师教很多学生);③诗和佩斯是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情绪耗竭、性格解体、缺乏个人成就感是倦怠的三个主要特征;④社会历史观点的代表人物萨若森认为倦怠既是个人特征,又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此观点强调,当社会条件不能提供一个有助于人联系的情境时,要保持服务工作的投入是很困难的。总结起来主要归纳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指来自全球趋势和政府政策的广大力量。中观指制度和其他中等范围的因素,如教育制度、组织管理等;微观涉及到人的社会因素,如人口学统计变量、人格特征等。职业倦怠总是由于两个或更多因素的失调造成的,而这些因素从正常来讲应该和谐共处,职业倦怠应是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1.4 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 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导致家庭不和、人际关系损失,严重的出现教师体罚学生、危害社会的后果。

2 国内研究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本世纪初,研究者立项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如东北师大刘晓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等,也有不少研究者著书或撰写相关文章,如叶澜(2001)[8]、杨秀玉(1999)[9]较早关注教师倦怠研究,曾玲娟(2003)、林丽(2006)、马宵梅(2011)等作综述研究,张超(2003)、邢强(2007)、刘思浚(2011)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师倦怠的定义和成因,并提出对策,王国香(2003)、许渭生(2010)对倦怠量表做了改编探究,赵玉芳(2004)、杨小梅(2012)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3 教师职业倦怠发展趋势

对国内外教师的倦怠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国外已经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并形成系统理论研究,但仍缺乏实践研究。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和评述国外的研究,同时对不同群体做了浅显的实证研究,但深度、广度不足且缺乏纵向探讨,仅注重横向研究,并重视研究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缺乏教育学、管理学的研究。尤其对处于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尚不深入。

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会危及到教师的健康状况,严重的会极大影响外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R.L.Sch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A].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 Sikulan Editor,Macmillan,1996.

[2]Barry A. Farber. Crisis in Education: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eacher[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1991.

[3]唐贵芳.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7.

[4]Cedoline A.J.Job Burnout in Public Education: Symptoms, Causes, and Survival Skills[M].Columbia University,1982.

[5]姚桂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J].教学与管理,2011,10.

[6]王成义.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7]黎小艳.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8]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一篇: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本科数学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