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药对于都县梓山镇早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时间:2022-09-06 11:45:54

新型农药对于都县梓山镇早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

摘要 新型农药对于都县梓山镇早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脲处理稻纵卷叶螟存活率为1.88%、死亡率为5.11%、慢性中毒率为2.36%、防治成本50.25元/hm2,说明氟铃脲是值得推广使用的首选药剂。其次是18%赞扬,其存活率为4.65%、死亡率为2.01%、慢性中毒率为2.64%、防治成本87.50元/hm2,虽然其存活率最高,死亡率最低,慢性中毒率居中,但成本偏低,如果加重用量,其效果应大有改观。再次是14.8%庚宽2号,其存活率为1.35%、死亡率为5.21%、慢性中毒率为2.14%、防治成本180.00元/hm2,尽管其成本偏高,但从其死亡率、存活率和慢性中毒率不难看出,该药剂的速效性是其他2种药剂不可比的。由此说明,5%氟铃脲、18%赞扬、14.8%庚宽2号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好,尤其是5%氟铃脲,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稻稻纵卷叶螟;新型农药;防效;江西于都;梓山镇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27-01

梓山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城东部、县域中部,距县城16 km,地处东经115°51′~115°35′,北纬25°51′~26°1′之间,面积17 360 hm2,人口6.3万人,辖26个村居委会。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 ℃,年日照时数1 621.9 h,多年平均霜日为12 d。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水稻面积2 280.2 hm2,是于都县重要的双季稻粮食产区。

近年来,梓山镇早稻稻纵卷叶螟为害面积大,发生频率高,农户防治效果差,世代重叠严重,转株为害频繁,高龄幼虫不易灭杀,是早稻丰产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稻纵卷叶螟属迁飞性害虫,因气候、栽插品种,栽插时间、水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导致虫害的发生期、发生种类各有不同[1]。针对这种情况,2012年梓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进行早稻稻纵卷叶螟新型农药防效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药剂:5%氟铃脲(有效成分:氟铃脲)、18%赞扬(有效成分:阿维灭幼脲)、14.8%庚宽2号(有效成分:甲维盐·毒死蜱);供试早稻品种:陆两优19、金优418。试验地点安排在于都县梓山镇河坑村,试验田块为陆两优19、金优418连片早稻田。

1.2 试验方法

试验安排13个小区,试验重复据不同早稻田和药品而定,各处理设计见表1。2012年5月22日,在梓山镇河坑村塔脚下选了一块连片7 000 m2的早稻田块进行统一时间用药,分13个小区按品种的差异而搭配各种药剂施药。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用药后于5月29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13个小区每小区取5个点,从活体数量(无中毒)、死亡数量、中毒活体数量、样本空壳数、虫蛹5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虫情测汇。在13个试验小区中,根据采样的5个方面按各小区的不同,分别计算稻纵卷叶螟的存活率、死亡率、慢性中毒率[2-6]。最后结果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留1位小数。计算公式如下:

存活率(%)=(活体数量+蛹数)/样本总数×100

观测死亡率(%)=死亡数量/样本总数×100

慢性中毒率(%)=中毒活体数/样本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对13个小区随机各抽取5个点调查研究虫情。各小区的稻纵卷叶螟活体数量(无中毒)、死亡数量、中毒活体数量、样本空壳数、虫蛹、存活率、死亡率、慢性中毒率情况见表2。

根据上述试验调查情况,用加权平均法对氟铃脲、赞扬、庚宽2号3种新农药防效从存活率、死亡率、慢性中毒率、用成本(元)进行计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5%氟铃脲处理稻纵卷叶螟的存活率为1.88%、死亡率为5.11%、慢性中毒率为2.36%、防治成本50.25元/hm2,5%氟铃脲是值得推广使用的首选药剂。其次是18%赞扬,其存活率为4.65%、死亡率为2.01%、慢性中毒率为2.64%、防治成本87.50元/hm2,虽然其存活率最高,死亡率最低,慢性中毒率居中,但成本偏低,如果加重用量,其效果应大有改观。再次是14.8%庚宽2 号,其存活率为1.35%、死亡率为5.21%、慢性中毒率为2.14%、防治成本180.00元/hm2,尽管其成本偏高,但从其死亡率、存活率和慢性中毒率不难看出,该药剂的速效性是其他2种药剂不可比的。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5%氟铃脲处理稻纵卷叶螟的存活率为1.88%、死亡率为5.11%、慢性中毒率为2.36%、防治成本50.25元/hm2,说明氟铃脲是值得推广使用的首选药剂。其次是18%赞扬,其存活率为4.65%、死亡率为2.01%、慢性中毒率为2.64%、防治成本87.50元/hm2,虽然其存活率最高,死亡率最低,慢性中毒率居中,但成本偏低,如果加重用量,其效果应大有改观。再次是14.8%庚宽2号,其防效存活率为1.35%、死亡率为5.21%、慢性中毒率为2.14%、防治成本180.00元/hm2,尽管其成本偏高,但从其死亡率、存活率和慢性中毒率不难看出,该药剂的速效性明显优于其他2种药剂。

4 参考文献

[1] 夏松年.南陵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2006(6):33-34.

[2] 周宇杰,徐铁平,陈月娣,等.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17-118,121.

[3] 王廷成.乐斯本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1999(11):24.

[4] 黄水金,秦文婧,刘辉.4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10-112.

[5] 闵元军,邵传艳,姜坤.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7.

[6] 黄晞,方小玉,颜文好.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J].广西植保,2012,25(3):12,3.

上一篇:18种入侵植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 下一篇: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