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时间:2022-09-06 10:52:29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摘 要】建筑构造课程以研究民用建筑构建原理,学习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建筑构造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增强实践环节的训练,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专业课;实践训练;构造设计

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学习民用建筑构建原理,构造做法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构造特点以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建筑构造是建筑类专业技术课程,主要是研究建筑构造组成及各组成部分构造原理。掌握建筑构造是建筑方案能否深化的关键步骤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更注重对建筑功能及建筑形体的推敲,较少考虑构造的因素,缺少方案设计与建筑构造的联系,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教学改革方法。

一、注重专业课与建筑构造课程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的关系,一般只安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三个课程设计,但这三个课程设计只包括了建筑构造组成的主要几部分,并没有包括整个建筑的构造设计。当然要实现包含全部建筑的构造设计,建筑构造的实践学时应提高。在做图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同学间相互抄袭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类现象,应当让学生结合的建筑设计课方案图做构造设计。由于建筑类的学生在二年级会做到建筑方案设计,那么我们的建筑构造课就可以结合每位同学的建筑方案做进一步的建筑构造设计,对构造进行创新设计尝试,这样既避免了同学间相互抄袭的现象,也可启发同学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思考,训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做一套建筑施工图设计,每位同学在自己的建筑设计课的方案图的基础上做一套施工图设计,这一套施工图设计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如在基础、墙体部分的理论教学完成后即开始进行剖面图的设计,同学可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及方案的结构形式选择基础构造方案及进行墙身剖面构造设计;在对楼梯的第一节进行学习后,就可计算楼梯尺寸及当楼梯平台下作通道不满足净高时如何处理进行构造设计;对楼梯的第二、三、四节进行学习后,进行楼梯构造设计及踏步、栏杆扶手的细部构造设计。这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做构造设计,课程结束时也基本完成了一套建筑施工图设计,达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构造设计和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方法的教学目的。

二、增强实践课程训练

建筑构造课程是一门实践型课程,与空间建构课程有较强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靠图示加老师的口头讲解来说明建筑构件的构造做法,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甚至会出现老师讲了很多,学生却不知所以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应建立立体直观的构造模型。让学生制作建构模型,在学生做完课程设计后,指导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构造做成模型,通过模型制作过程加强对构造原理、构造做法以及空间建构关系的理解;同时,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课程学习的兴趣,激发对建筑构造的设计创新。建立建构模型实验室将楼地面、墙体、屋盖、装修等常见构造做法制作成实体模型放在建筑构造模型实验室里供同学们参观;同时,将建构的过程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对施工的过程有所体会,更能加深对构造做法的理解。学生也可将自己设计创新的构造模型在建构模型实验室里进一步完善再展示出来,并与老师同学讨论,也提供师生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同时,还应注意与模型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与空间构成。

三、采取现场教学模式

虽然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建筑构造的图片、照片、录像、动画等,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较直观形象的给学生展示建筑构造层次、施工过程等,但也存在受拍摄范围、图片清晰度等方面的局限,那么,更好的直观学习的方法就是到建筑工地现场去,学生在工地现场不仅能直接的看到各建筑构件的构造组成、位置,更能了解到建造的过程,让学生有更直接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采取在建筑工地现场教学要注意几点。首先,要注意选择的工地要与理论课授课计划安排的章节一致,这样学生在参观工地时针对性更强,更容易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但也存在不容易找到与教学内容同进度的工地的情况,这时应多选择几个工地做到尽量与教学内容相符,但这可能需要占更多的学时;其次,在时间安排上不要把到工地的时间放在整个课程结束以后,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效果不明显,因为在期末学生对前面的所学内容可能都忘,这样学生去了也就是粗略的看下,达不到目的;再次,应注重现场对照构件对学生的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现场多提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在每参观完一个工地后应提交相关的照片,画出本次参观的建筑构件的构造层次,写明做法,并对本次工地体验有一定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建造过程的了解,对构造做法的思考等。

四、结语

通过学习建筑构造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根据建筑方案设计图运用构造原理和方法、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施工图中部分详图设计,然而要达到这些教学目地光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应当通过增强实践课程训练,注重与专业课联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探索课程教学方法,不断的进行课程改革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健,田惠晓.建筑构造课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初探[J].2013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2013(9).

作者简介:何俊霖(1981.11- ),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

上一篇:从教学活动实例浅谈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写作课教... 下一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