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潜意识教育刍议

时间:2022-09-06 10:29:12

高校潜意识教育刍议

摘要:潜意识教育的功能主要有感染、渗透、输入、感悟和引导功能;潜意识教育具有教育手段的灵活性、教育方式的隐敝性、教育艺术的愉悦性、教育过程的重要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潜意识教育的方法途径包括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情绪感染法和精神调节法等。高校注重对大学生的潜意识教育,对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提供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潜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261-02

潜意识教育是接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情境中,针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通过特定环境、氛围、设施和组织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大学生对此进行思索、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潜意识教育,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提供重要的途径。

一、潜意识教育的功能

潜意识教育它不是一种主观唯心的想象,而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按照人的认识规律设计具体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作为载体的一种教育过程,现将潜意识教育的功能分述如下:

1.感染功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人从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意识的模糊刺激和影响,人们常把这种影响叫作感染。不同学校都有本身独具特色的校风,不同班级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班风,这种校风和班风都会对新加入的成员发生感染作用,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这个道理。

2.渗透功能。潜意识教育者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到土地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

3.输入功能。人的许多的“无意”的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支配的,人的潜意层按照给定的“程序”准确无误地运行,潜意识教育是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向大学生输入大量的教育信息,使他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教育。

4.感悟功能。潜意识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寓教育于活动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设计一定的教育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到启示。

5.引导功能。潜意识教育是思政工作者精心设计有创造的学习教育环境。根据大学生存在现实思想问题,引导他们对此进行思考,提高思想认识。

二、潜意识教育的特点

当前的思想教育往往采用空洞的教化方式,使内化的内容被悬空,内化的途径抽象化,仅仅从理论与思想上试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了只重视对大学生的说教。而潜意识教育是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置于一定的情景之中进行思考,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既注重大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又把握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对其思想与行为模式的作用。潜意识教育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可利用现代化传媒,如网络、电视录相、文艺活动等艺术手段,渗透潜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使大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

2.教育方式的隐敝性。潜意识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直接了当的教育方式,它需要载体,一般要依附于某种客体或活动,通过客体和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使大学生得到应有的感悟。

3.教育艺术的愉悦性。潜意识教育常常采取寓教于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选择一些青年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热情参与的思想性强、趣味性广泛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使教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4.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同志说:“一条路线、一个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一句话反复重复就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在人们的心理潜意识中输入一种不可磨灭的信息,就可能让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扎根,就可能让受教育者消除负面的影响。

三、潜意识教育的方法途径

潜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提高思想认识,改变、矫正错误行为的目的,它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环境熏陶法。这种方法是人在环境和氛围中受到无意识的感染。教育和启迪是外在条件无意中施加给人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给人巨大的影响力量,是人们在这种氛围中一种无意识的自学、自悟、自醒和自进行为。熏陶与人生活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对人的发展起重大的作用。

2.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所谓不自觉就是人们没有明确的行为意识,只是潜移默化地接受他人的影响。榜样往往凝聚着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愿望、追求和意志。他能想标杆一样给人以激励的导向,其巨大力量表现为:一是启迪作用,能启发人们从一般思想境界向更高的思想境界迈进。二是暗示作用,能暗示人们按照榜样去做事做人。三是调节作用,教育人们碰到挫折困难时,排除干扰,重新调整自己的行动,向既定方向继续前进。四是矫正作用,榜样示范教育形象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具有魅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是提高潜意识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

3.情绪感染法。这种方法是指给人们的思想情绪以强烈感染的场景、情境和气氛。用这种方法影响和调节人们的思想情绪有两种情况:一是现成的情绪环境,就是根据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把他们带入相应的情绪环境中去,让他们投入其中去体验和感受。二是创建相应的情绪环境,如精心布置会场,张贴鼓舞人心的标语;领导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等,制造热烈气氛、创建文化氛围等,人为地创造情绪环境的实际例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绿化、美化和净化的校园环境。在校园景点、宣传栏、站牌、校园网和广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对大学生也是一种潜意识的教育。

4.精神调节法。它是通过组织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从而调节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大学生阅读政治理论书刊和文学作品,用以启迪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给他们以智慧和力量。(2)开展演讲活动。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主题,组织班级、全校学生演讲大赛,既可以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通过演进使广大学生从中受到教育。(3)组织艺术欣赏会。青年学生对艺术欣赏有浓厚的兴趣,如文艺会演、才艺比赛、晚会等,充实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既可以使他得到美的享受,还可得到思想教育。(4)组织各种球类、棋类、长跑等体育活动,既是一项体格、脑力、意志和性格的锻炼,也是一种潜意识教育。(5)组织参观游览。利用春秋两季组织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名胜古迹,领略祖国锦绣山河的自然风光和古代名人的遗迹,使他们心旷神怡、胸怀宽广,从而产生对我们祖国深深爱恋之情,焕发出民族的自豪感和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精神。

总之,潜意识教育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会收到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刘奎林.潜意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J].哲学研究,1998,(03).

[3]车宏生,等.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4]杨能山.论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2007,(20).

作者简介:喻慧(1978-),女,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校园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隐性作用 下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