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英语的情绪

时间:2022-09-06 10:22:48

如何转化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英语的情绪

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在这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对英语抱以很大的热情和兴趣。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当学生面对知识容量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学校硬件配置差等因素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出现差异,有的学生会丧失兴趣,甚至讨厌学习英语。兴趣的丧失将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就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及如何转化学生的厌学思想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1.农村孩子相对城市孩子来说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农村学生从小土生土长,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擅于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害怕说错会被老师批评,并且易落于机械性的背诵俗套。

2.农村初中的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中学,大多数农村初中还存在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这种“满堂灌、英译汉”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根本就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挑战,更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愿意继续学习英语。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分析

1.不良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听到老师用较流利的口语上课,每周也只能接触四五次,每次也是45分钟,甚至还不到。并且在课堂上都是老师说的多,学生练的少。因此学生开口说的机会很少。目前,在农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所以学生能说英语、听英语、练英语的机会几乎没有,他们缺少的是学习英语的环境。一些学生性格孤僻,表现在学习上,他们不愿意开口,往往模仿能力也差,从而导致英语能力低下。

2.家庭教育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家长们或许都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还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认为英语不是我国的本族语,学不学无所谓,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就算是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好奇心,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鼓励,没能从正面上积极地进行引导教育,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对厌学英语的学生转化策略

(一)语言教学应该注重语音、语调、语感,重交际能力

1.课堂上的教学应以话题为中心,多给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肢体表演中去,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在实际中锻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及简单的会话能力,慢慢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觉,初步培养他们的语感。

2.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时创设情景交流,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了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说英语,用所学到的英语来打招呼,即使只能说一句英语也好,这就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

(二)教学手段应形式多样,教学活动应丰富多彩

1.用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他们主动参与,带动学生的情绪,因为学生的情绪也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2.根据中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教学应兼收并蓄,集各人所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综合的教学路子,如情景法、直观法、讨论法、练习法、交际法等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都可以采用。

(三)运用鼓励法,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要使每个学生注重学习,教师就应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给予肯定的态度,可以采用多种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如: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句very good! 这就利用了中学生好胜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及自信心

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采取一切可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欲望,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是否给予了他们成就感,是否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学习英语,言外之意就是要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学好音标,学好语法,记忆定量的词汇,这一方式的教学导致了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化,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体验、参与、实践、创造,才能真正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主动获得认知和提高语言能力。

(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贯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就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贯彻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充当“导演”和“观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导演”的指导下表演,是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还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练习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七)做出有效的教学评价

正确的现行教学评价是在热爱、关心、信任、尊重的良好气氛中进行的,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交际能力等,通过观察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来进行准确评价,以免造成评价的片面性。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的,农村初中学生之所以英语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艺术 下一篇:以生为本――小学英语拓展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