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重“四补”

时间:2022-09-06 08:18:17

春季养生重“四补”

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气回暖,万物生发,人体的阳气也向上、向外疏发。中医养生学认为,应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调养,才能保障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有所侧重。

神补 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愁闷忧伤。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难以集中、困倦乏力和精神不振等“春困”症状。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更易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佳方式,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冶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春暖花开时,可相邀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玩鸟散步或短途郊游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动补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这是古往今来长寿之秘诀。春天空气清新,正是人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大好时节。

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正如《内经》所说:“春三月宜夜卧早起,广步与庭。”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踢球、放风筝等,都可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年老体弱之人,乘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之时,可在园林亭阁虚敞之处,凭栏远眺,以畅生气。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避免耗损阳气。

食补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偏于气虚者,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鹌鹑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和牛奶等。偏于气虚不足者,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和甲鱼等。另外,春季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品,如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子、香椿头和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粱厚味,近火重裘所致的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醒脾开胃等作用。

药补至于药补,是针对人体已明显出现气、血、阴、阳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补已不能纠正其亏损时,则应在中医指导下,施以甘平的补药,以平调阴阳,祛病健身。如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内脏下垂者,可酌情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和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蘑菇汤、参枣米饭、风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疗。另外,春季人体肝脏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选食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和赤箭凤冠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上一篇:春天锻炼跟我来 下一篇:健康长寿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