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渗透教育在《电工电子技术》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8:16:01

浅议渗透教育在《电工电子技术》课中的应用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技能好手,更应该是素质好手,是能适应现代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结合多年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经验来探讨渗透教育(即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教育)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渗透 渗透教育 电工电子技术

在这个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天面临着更新的技术,更新的设备,相应地,专业课的知识也必须不断更新。面对着这样的现实,作为高职教师的我们,在《电工电子技术》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即如何去面对变化莫测的明天,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教给学生成套的解题方法,成熟的技术,一节课下来,师生达标意识强,学生学有所得。这种教学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却是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现代的人,让他们去做将来的事。这样看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更主要的应该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即通过教师的教,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解决明天的问题。

综上所述,单靠传统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渗透教育,为学生将来走的更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什么是渗透教育?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渗透教育呢?渗透什么教育?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所谓渗透,辞海解释为一种化学现象,即低浓度溶液中的水或其他溶液通过半透性膜进入较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可比喻一种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而渗透教育则是指,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将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知识,逐渐潜移默化地植进学生的头脑中。这里所说的其他知识,主要是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教育,将这方面的知识渗透到《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师德对渗透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评价、学习和仿效,所以教师应处处为人师表。比如:充分备课,严谨治教,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课堂内容讲授要做到对、清、活、精,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向学生交待清楚,敢于在学生面前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以自己的行为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在各方面都给学生起表率作用。在这样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教育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上课前必须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上课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及时调整方法、内容、深度和进度,随时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引导学生实现课程教学大纲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渗透教育。教材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着各种丰富的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在《电工电子技术》的绪论课教学中,通过穿插讲解现代电工技术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我国三峡电站的建设规模和投入使用,使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而把学习本课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又如,在讲解三相对称电路三角形联接时,要反复强调电压高,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三相接线的正误,防止接错接反,从而要求学生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巧妙运用教学载体。科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所获取的信息,比听觉所获取的信息数量和持久时间要高2~3倍。在职业道德教育课上,老师的课堂说教,同学们往往会觉得很空洞,这个时候,如果充分运用直观教育、多媒体教育等手段,或许只要一样教具、一幅图画、一段录像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教育印象,是一种很好的渗透教育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讲解电路时,由于要求电路图形的准确性,我们应采用黑板教学,做到电路图形不错画、不多线、不缺线,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又如,在讲解楞次定律,左、右手定则,旋转磁场,单相、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等内容时,就应当采用肢体演示或实物教学;再如,在讲解短路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动画展示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深深感受到学电有趣,学电有用,学电要注意安全。

3、合理采用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课程中可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电工电子技术》课中功率放大器的组装和调试,从元器件的采购―组装―调试,可以让学生担当采购员,操作工等不同的角色,老师担当质量监管或咨询顾问等角色;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愉悦的状态,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更重要的是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注重课后的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的目的是在教授课本上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传递给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这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中,老师通过将诚实信用、爱岗敬业、务实创新等观念灌输给学生,帮助他们走进社会后,能够迅速转换角色,缩短适应周期,从而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始终是教学与育人的有机整体,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都将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把理论性和实用性统一起来,培养有责任、有爱心、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上一篇:远程英语教学环境中整合移动技术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