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课程试卷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7:07:07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课程试卷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当前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测试是检验大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试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课程测试试卷设计中的必要性,并同时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应用到试卷设计中去。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 试卷设计

引言

当今中国,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全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高要求决定了大学英语的测试存在的必要性,并同时对测试所用的试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大学英语测试试卷不仅是英语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业务能力的体现,测试的结果也能够较公正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实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试卷的设计过程必须是科学、全面和切合实际的。如何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大学英语试卷?在试卷设计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试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是试卷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1.何为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源自于英语Critical Thinking这个短语。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Rudinow,pp.6-9)“批判性”源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洞察力、辨别力、判断力,还有敏锐、精明的意思。(谷振诣,2006:20)。批判性思维既否定错误和缺点,同样也肯定长处和优点。

中国文化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人们的思维素质中,逻辑观念淡薄,缺乏批判性思维意识。(谷振诣,刘壮虎,2006:20)人们缺乏对知识信息怀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学教师也不例外。因而,大学英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必须要提到日程上来。

2.当今大学英语课程试卷设计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根据多年的观察与分析,笔者发现无论是知名出版社所提供的教学改革所使用的大学英语试题库和一些与课本有关的习题册,还是平日里教师所设计的大学英语期中期末试题,总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听力试题语速过快,间隔较短;词汇和语法结构试题各选项之间的关联较小,干扰项无法起到干扰作用,形同虚设;阅读理解题的题目表达模糊不清,令人费解;作文的考查会生搬硬套一些模式,而不是从实际出发,真正去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作文;翻译题成了简单的词汇考查,而非让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一定的英语句型结构。在试题的设计过程中,没有通过推敲和反思,对试题进行反复斟酌与衡量,缺乏批判性思维地使用,只追求数量和形式,而试题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教师批判性思维的使用,对保障大学英语试卷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1)批判性思维的使用,可以保证大学英语试题的可信性。

试题的可信性是指考试能够体现的所要测试的知识和技能的准确程度。如果试题没有较好地代表考试内容或结构不合理,会影响到考试的质量;若试题语义不明、指导语不清,题量太少或分布不当,都会降低考试的可信性。

教师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试题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找麻烦”的方式,保证每道题目本身的质量。这绝对不是“鸡蛋里头挑石头”或“吹毛求疵”,而是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取精华而去糟粕。教师运用批判性思维归纳反思,通过提出和回答一些问题,来对试题进行反复推敲,从而保障试题的质量。如:试题是否考查了学生的某方面知识?试题的选项是否有关联性?试题的表述是否会引起歧义?教师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质疑辨析,严格推理,才能保障试题的可信性。

(2)考试标准把握的准确性,需要批判性思维来保障。

大学英语每个学期的课程考试,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命题。而教师在设计试题的过程中,往往忽略试题的整体性,从这里出一题,那里出一题,随意性较大,考查不够全面。运用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思考如下的问题:考试内容范围和认知层次是否超出大纲的要求?各单元所占的比例和试题难度比例是否符合大纲规定?而超出大纲或者故意回避大纲规定的内容命题,都达不到考试的标准。批判性思维要求,教师必须反问自己是否准确把握考试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所有的试题的考核目标应准确反映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要求。一方面要求试题要准确体现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试题的难易适度。太难或太易的试卷,都离高质量试卷的要求太远。

(3)考试的实际性,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考试模式不能一成不变。我们可以改革考试,在考试中增加、融入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内容,题型变得多样化、灵活化。可以设计出不纯粹考查学生通过记忆可以掌握的具体的课文内容,教师通过自身对课文内容所授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能在一张考卷中体现出来。使应试教育更接近素质和能力的教育了。而试卷如果只需要枯燥机械的知识灌输、题海战术来应付的话,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本身丧失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是授之予“鱼”还是授之予“渔”?这是教师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试卷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经常用来提醒自己的问题。

4.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培养试题设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我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刚刚起步,令人担忧的不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是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哈佛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决定教师尤其应养成经常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加强教师本身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态度的培养。思维的正确倾向引导着思考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好的思考者应该具有“好奇心”、“创造力”、“专注能力”、“严谨性”、“敏锐性”和“条理性”等基本素质。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检验自己的思维倾向,对与之相符的素质继续发扬,对欠缺的加以培养。

其次,对批判性思维原则性知识的学习,是为了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具有理论基础是实践原则。培养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去掌握论证评估的一系列批判性准则,它包括对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以及所作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进行评估的准则。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与论证的谬误相关的知识。

再者,培养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重视实践,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任何一种能力的训练,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实践过程。在日常实践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去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

(2)加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基础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发挥作用的土壤。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能力,教师的判断力就会降低,质疑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素质,那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无法进行的。在设计大学英语试卷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才能让试卷的设计符合要求,能使试卷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3)加强学学英语试题设计需要的规范。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习有关语言测试方法的书籍。由于对语言测试知识了解不够,在设计试卷时仅凭主观判断,不遵循理论依据。大学教师必须要清楚大学英语课程测试与英语等级测试的区别。前者属于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而后者属于水平测试(proficency test)。如果教师没有基本的试题设计的知识,谈何对所设计的试题进行评价?为克服这一缺陷,可以研读有关外语测试的书,去学习语言测试的性质、目的及类别,掌握我们设计各种大学英语课程试题的试卷理论依据。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科学、规范地设计每份试卷,控制试题的难度。必须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淡化测试的评判作用,强化其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结语

批判性思维,表象上看就是“质疑”,怀疑一切,似乎是消极的。然后,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过程,是有准则和道德去规范,而非任意而为;批判性思维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挑毛病,而是为了避免和改正错误,力求准确和科学。平时的大学英语考试,无非是期中和期末考试,无法等同于省级或国家级大学英语考试,因而考试的设计过程不够严谨,试题的质量不够精益。表面上看,似乎无关紧要,而事实上是,以这样的态度所产生的质量不够的试卷,会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用质量精益的试卷进行考试,考试的结果能够正确科学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因材施教,也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业务水平,督促教师去提高业务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同时,优良的试卷本身,经得起任何形式和任何级别的评估。它是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整体质量的体现的一个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罗楠.批判性思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3]亓鲁霞.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是推动还是阻碍?[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谷振诣.批判性思维辨析.http://www.省略/FX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

上一篇:构建虚拟英语学习社区推进大学英语听说教改 下一篇:CET-4新题型短文听写能力的培养与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