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在朴实的回归中踏实地前进

时间:2022-09-06 05:59:02

课堂笔记:在朴实的回归中踏实地前进

摘 要: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时间多了,但“写”的机会却少了,尤其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记”。实际上,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记三者之间应该是不矛盾的,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感悟,加深语文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同时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听课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把握阅读教学中的适宜时机记录心得体悟,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记笔记方法,从而发挥课堂笔记的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笔记;适宜时机;恰当方法

一、寻找现实意义:新课程背景下为何要记课堂笔记

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在课堂上激烈讨论之后,课本上没有留下正确答案的只字片语;在学生读有所悟后,课本上没有及时记录孩子们的所感所思;在探讨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后,课本上也没有对方法的整理积累。事实表明,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确实多了,但记的却少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记。

二、把握适宜时机:阅读教学中何时记课堂笔记

(一)在品读重点词句时

1.在学生自读自悟时做好批注

阅读教学中,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恐怕是每位老师都会注重的事。对某个句子、片段、场景、局部进行读悟交流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使之谈感受时有理有据,有感有情。学生就会组织语言,选择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这样就会将模糊的感受变得清晰。这不正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吗?

2.在文章关键词句处写上笔记

每篇课文都有关键语句,教师也往往抓住这些句子和学生一起理解课文,走进文本世界。如果每次都是嘴上说说,而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岂不是走了一条形式化的花哨之路?那么,如何让“说”提质呢?那就是“写”。

(二)在学生疑难困惑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几篇比较难的课文,还有一些课文个别句子语言凝练、含义深奥,这对小学生来说理解是有难度的。老师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读说说的步骤上,我们心里都会很清楚,大部分孩子还是糊里糊涂,难以消化。这时候,帮助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理解然后记在书上,不失为一种保险而有效的做法。

(三)在领悟写作特色时

阅读教学倡导不仅要搞懂“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更要搞懂作者是“怎么写的”,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记一些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写作顺序等写作方法。

(四)在进行板书小结时

语文课堂上要记老师的板书,因为老师的板书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简洁明了、条理性强。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案例链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板书设计:

三、指导恰当方法:今天我们的学生该怎样记课堂笔记

(一)不妨统一记笔记的符号

指导小学生使用各种标点符号,无疑是一种便捷有效的课堂笔记方法,圆圈、直线、波浪线、方框、三角形、五角星、问号等是我们常见的符号。

当然,符号确定以后,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

(二)试着确定记笔记的地方

记在课本上的笔记也应该有一定的习惯,即把什么知识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要心中有数。如:课题空白地方记作者代表作品和文章中心,插图旁边记老师的板书,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记写作方法等,对生字词、句子、重点段落的理解,则可直接记在行文中或旁边。这样井然有序的笔记对学习语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大胆掌握记笔记的技巧

简明扼要地记。记笔记是为了帮助孩子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我们要求小学生写字工整规范,记笔记相对来说比较慢,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下最重要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做到简明扼要地记笔记。

(四)大力倡导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克服记不记笔记无所谓的思想,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做听课笔记。要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高度去认识做听课笔记的意义,把做听课笔记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能高兴就做,不高兴就

不做。

四、遵循重要原则:如何发挥教师在记课堂笔记中的指导作用

(一)用温情的言语暗示和明示来点拨

小学生一开始还不能判断哪些知识点是要记录的,教师可以直接明了地提醒他们:“请把这句话(这个词)写下来。”遇到难写的字或者内容较长的笔记,教师应该及时写在黑板上,言传身教,保证孩子们笔记的正确和笔记的时间。

(二)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顺序来指导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识字写字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要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指导记笔记。一二年级,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标记符号;三年级开始,在符号标注的基础上,做简单的文字笔记。到了五六年级,符号笔记和文字笔记双管齐下,笔记的内容也由内容的理解到表达方法的领悟。

(三)用一个符合实际的“度”来把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面。应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入手。因此,要把握好在课堂上记笔记的一个“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文本,吃透课文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节奏,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笔记做到精炼有效,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朗读、品味、领悟语文的魅力。

总之,希望课堂笔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朴实地回归并踏实地前进!

参考文献:

[1]郭媛.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发挥课堂笔记的生成作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

[2]阳超.别忽视了学生的课堂笔记:浅谈新课程下课堂笔记的意义和指导.语文学习之友,2007(5).

[3]朱惠兰.课堂笔记新记法.教学与管理,2004(33).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

上一篇:用题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下一篇:浅谈解析几何中的定点与定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