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落后:国产羊毛进入冰冻期的隐痛

时间:2022-09-06 05:15:38

管理落后:国产羊毛进入冰冻期的隐痛

羊毛是人类在纺织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人类利用羊毛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来由中亚细亚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区传播,遂成为亚洲和欧洲的主要纺织原料。如今,羊毛在纺织原料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我国也已经成为羊毛生产大国,按第一次从羊身上剪下来的污毛计算,总量占世界第二,仅次于澳大利亚。

实际上,在我国西部甘肃、新疆等牧区羊毛收入已经成为广大农牧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但是,自2008年以来,国产羊毛的价格持续走低。去年国产羊毛更是下降到每公斤11元左右的超低价格。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产羊毛如此低迷的现状呢?又是什么样的现状使农牧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呢?

懵懂的农牧民:

今年比去年每吨少卖15000元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房就像白莲花…… ”每当听到德德玛那浑厚的歌声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浮现出马儿飞跑、牛羊成群、牧草丰美、一湾碧水映晚霞的大草原风光。和农民兄弟一样,每年的金秋时节,也是草原上的牧民们收获的季节。羊毛的收获和销售就集中在这个季节,当然也是牧民们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时候。

然而,2009年草原上的秋天却显得格外的萧瑟和冷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山崖村的牧民朱细龙刚刚卖掉了自己今年的全部羊毛。但是,和往年不同的是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丰收的喜悦。能看到的除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颊之外,唯有忧郁、迷茫的眼神。

让朱细龙迷茫的是今年羊毛暴跌的价格,忧郁的是羊毛明年的行情。原来,自2008年开始国产羊毛的价格便在持续走低,2009年的国产羊毛价格相对于已经很低的2008年来说又暴跌了10多元/公斤。朱细龙的羊毛仅仅卖到了11元/公斤的价格。和前一年相比,朱细龙每吨羊毛要少收入15000元左右。

让朱细龙懊悔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2008年当地牧民组织了一个羊毛专业合作社,村里干部曾经来动员他加入,但朱细龙认为自己养殖绵羊的数量多,根本没有把参加合作社当回事。可2009年,他却发现,因为自己没有参加村里的羊毛专业合作社,单打独斗,形不成规模,所以羊毛卖的价格没有大批量的羊毛价高。

和朱细龙同村的周猫猫(音)在2008年就加入了村上的羊毛专业合作社。2009年他家的羊毛通过这个合作组织卖到了15块多一公斤。虽然每公斤比朱细龙多卖了四块多,但相对于2008年来说仍然显得价格过低。谈到2009年国产羊毛价格过低的原因,朱细龙和周猫猫这两个朴实的牧民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

然而,国产羊毛遭遇如此低价的原因就真的只是由于金融危机吗?要想解开这个谜底,还得到产业链下游的毛纺织企业去看看。

无奈的毛纺企业:

纤维质量好就是不敢买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约30万吨羊毛才能基本满足国内羊毛加工企业的需要。同时,就目前我国细羊毛总体的质量指标:细度、长度、净毛率,基本上就能满足国内工厂常规用毛技术标准要求。从绵羊单体品种、品质上看,能符合我国的主体用毛要求,换句话说,从品种上看我国的绵羊毛质量水平与澳大利亚的常规品种相比差距并不是太大。有专家甚至认为,国毛在细度白度和长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澳大利亚产羊毛的离散有的还不如国毛好。

然而,国内的羊毛加工企业却并不中意国产羊毛。在我国最大的毛条加工基地江苏省连云港保税区,几乎所有的毛条加工企业都对国产羊毛心有余悸。在一家企业的车间里,硕大的工作台摆放在房子的中间。工作台的四周坐满了忙碌的工人,在他们面前是成堆的国产羊毛。车间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摆放着十几个龌龊的竹筐,竹筐里的东西五花八门。从木屑、草屑到羊粪疙瘩;从沙子、烟头到口罩、手套真可谓是无所不有。这些垃圾就是工人师傅们从国产羊毛里挑拣出来的。更让毛条加工企业头痛的还是国产羊毛里夹杂的黑毛、粗纤毛、异性纤维等等。

虽然,同一规格的国产毛和澳毛每吨的差价在8000至1万元左右。但是,企业要使用国产羊毛,如果找有经验的选毛工又会增加生产成本,洗毛成本高于外毛。另外,统毛中好毛、差毛混在一起,难以做出高品质的毛纺产品。因此,企业对使用国毛有顾虑,净毛率低、掺沙子、使用时繁琐事多,使得一些毛纺企业轻易不敢使用国毛。

这就造成了,2008年我国进口各类羊毛30万吨,但是牧区却有3万多吨羊毛没有卖完的尴尬局面。

岌岌可危:

国产羊毛脆弱的生产链条

2009年,就在国产羊毛价格持续低迷的时候。在连云港某企业召开的羊毛行业沙龙会上,一位据说是专家的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对国产羊毛行业的宏观大论。据他说,根据他非常仔细的观察发现:每次来中国考察的外国牧民大多数是白头发,每次参加羊毛会议的老外大多数是白头发,而我们在座的各位几乎没有白头发。这是一个趋势,澳洲年轻人对羊毛没有兴趣,现在都是靠年纪大的在撑着,撑不了多久。可以说,外国羊毛不会没有,但是数量将会不断减少。言下之意就是说,国产羊毛行业大可以高枕无忧。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专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在澳洲一公顷的土地才养两只半羊,相比较一公顷土地的小麦、稻谷的效益,实在是太低了,所以澳洲牧民养羊的积极性始终上不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澳洲的牧民和政府必将会更高效地利用好土地,澳洲羊毛的产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虽然目前各方面对外国羊毛今后的产量都只能是估计、预测,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未雨绸缪远比亡羊补牢更加划算。如果说鼓吹“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经济学家是“二奶经济学家”。那么鼓吹国产羊毛“高枕无忧”的人只能说他在做春秋大梦,是典型的“智障专家”。

回头看看国内绵羊养殖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由于羊毛价格低迷,我国牧区的部分牧民今年不打算养细毛羊了。他们将细毛羊和当地的土种羊进行杂交,培养的下一代羊的毛变粗了,毛便宜了,肉质却好了,他们指望卖肉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的时候,畜牧业方面称之为“倒改”。从1932年至今,我国对一代一代的细毛羊进行改良,才培育出系列中国美利奴型优质细毛羊品种。“倒改”具有不可逆性,意味着品种基因的消失,也意味着几十年的投入从此没有产出。“倒改”的损失不可计算。

另外,在羊毛产业的发展上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潜在的隐患,由于羊肉消费需求日增,羊毛价格日趋低落,牧民养肉羊更赚钱,一些地方发展肉用羊呼声日渐高涨,国产羊毛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不难相信,如果羊毛价格继续维持在目前的低谷水平,将会有更多的牧民放弃羊毛的生产而转向羊肉的生产。这才是真正让大家为国产羊毛行业忧心忡忡的根本原因。

加强管理:

国产羊毛走出困境的曙光

我国牧区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气温等自然条件差距很大。受地理区域,气候条件,草场资源的影响,以及受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羊毛剪毛、除边、分级、打包包装、储运等因素影响,羊毛质量差异还是很大的,即使是同地区同一牧场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影响其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自然环境因素,而是人为因素,饲养管理起主要作用。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绵羊的饲养管理综合来看还是极其低下的。我国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下的养羊牧民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因此只管养羊产毛,长期忽视羊毛质量管理,致使日常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羊毛的质量。

大多数牧民饲养规模小并且品种混群饲养,不同羊种、不同品质羊混群饲养,其后果是,绵羊毛的交叉污染,粗毛、粗腔毛、有色毛的混入。这就出现同一地区销售批次同质性差,羊毛质量很不稳定。同时,为了区别饲养分群对羊背上做有色标记,有的用油漆,有的用墨汁加废机油,有的甚至用沥青,还有的用有色纱线或彩色塑料线等,后果是不可洗涤标记毛或异纤造成工厂产品次品,有的甚至会造成加工设备的损坏。再者,目前除国产羊毛在南京羊毛拍卖销售时采用强制性包装标准外,其他销售的羊毛包装五花八门,有用麻布的、纸片的、废塑料袋、旧化肥袋等等。这些造成的后果是异性纤维侵入,人为造成新的污染。

国产羊毛的价格低迷问题说到底,还是质量好坏的问题。外国羊毛质量优异当然价格高,国产羊毛品质低劣自然价格低迷。走出目前国产羊毛的困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国产羊毛的质量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羊毛行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甘肃、新疆等地,技术部门从绵羊的饲养和管理方面给广大牧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办法。

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科技部门从养殖方面入手向牧民推广给绵羊穿衣服的办法。然而,“穿羊衣”在推广之初却并不顺利。一件羊衣,需要3―4元的投入,这对当地的牧民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并且,给绵羊穿衣服还费时、费工。开始的时候,当地牧民对这一方法并不感冒,大多处于观望态度。

当然,在中国从来都不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牧民关克是一名退伍军人,从来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他第一个给自己的200多只绵羊穿上了衣服。给绵羊穿衣,不仅可以防止放牧时羊毛遭紫外线辐射,也能避免草刺、风沙等对羊毛的污染。到卖羊毛的时候,关克的羊毛比没有给绵羊穿衣服的同村人多卖了8元钱一公斤。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榜样的力量永远都是无穷的。在看到或者是听说关克等牧民给绵羊穿衣服后卖出好价钱的事情后,当地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悄悄地给自己家的绵羊也穿上了衣服。

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绵羊还没有条件在合格的剪毛棚内剪毛,一般在饲圈内或室外剪毛为多,这样就会出现草杂、尘土的污染,即使有条件的在剪毛棚内剪毛,也由于剪毛棚的场地、分级台达不到标准而造成羊毛污染质量下降。再者,由于大都采用的是手工剪毛,这样造成剪下的羊毛偏短,羊毛成套差,采用机械剪毛,也存在培训规范与熟练程度的提高。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下,广大牧区的各级政府以及羊毛合作社等组织在加大投资修建合格的、现代化剪毛棚的同时又请来了技术人员定期给牧民开设学习班。在提高羊毛行业硬件的同时,也提高了牧民的养殖技术。这就给国产羊毛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羊毛生产区加大优毛优价政策的实施力度;推广良种和配套技术时促进农牧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在农牧民合作组织中开展国毛质量管理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培养细毛羊经济带等等措施正在逐步展开。

尽管目前国产羊毛价格受到来自多种因素影响冲击,但是羊毛作为动物纤维,在纺织产品有的优良品质和特性是其他纤维所不能取代的。加强国产羊毛的管理,提升国产羊毛的质量任重道远,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抓住羊毛质量这个法宝,国产羊毛的冬天虽然来了,但春天还会远吗?

上一篇:大包装棉花加工企业的喜与忧 下一篇:谈塔城地区棉花品级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