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法看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建

时间:2022-09-06 05:11:32

从罗马法看我国遗产信托制度的构建

摘 要:遗产信托制度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但是现代信托制度却源于英国。对古罗马的信托制度以及当达国家信托制度进行分析比较,认为遗产信托在中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是解决遗产继承的有效工具。并且提出未来中国建构遗产信托制度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塑信托形象,普及社会的信托意识;加强立法的建设,加强管理;加强与信托有关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呼吁中国应积极建构遗产信托制度,使之更好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关键词:遗产信托;信托;受益人;遗赠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63-0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个人财产的激增。但是许多关于遗嘱继承方面的新问题便显现出来:一是财产的继承纠纷问题;二是如何保证被继承人在突然去世或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下遗产能够有效的被管理;三是被继承人如何保证自己的财产在其死后能按自己意愿由继承人继承,如何保证继承人正确经营财产、不会随意挥霍浪费;四是如果国家征收遗产继承税或者赠与税,被继承人该如何处置遗产。虽然在2001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但是该法律对我国的遗产信托方面没有涉及,这就使得构建我国的遗产信托制度迫在眉睫。 1 罗马法中的遗产信托制度

遗产信托制度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对遗产信托的涵义,盖尤斯在其《法学阶梯》仅仅具体地解释了遗产信托的运作脉络和程序。不过,优士丁尼在其《法学阶梯》中倒是对遗产信托制度作了较为概括地解释:当某人欲以遗产或者遗赠物给他所不能直接给的人时,他便通过信托那些能够依遗嘱获得遗产的人来实现之。之所以将其称为遗产信托,是因为他不能以法律去制约别人,而只能依靠他所委托的人的诚信来进行制约。周先生在《罗马法原论》中阐述道:遗产信托,是指遗嘱人以遗产的全部、一部或特定物委托其继承人(即受托人),在他死后移转于指定的第三人(受益人)。通过以上对遗产信托含义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遗产信托制度产生于继承和遗嘱之后的一项法律制度。

古代的罗马法之所以产生遗产信托制度,是由于市民法中关于遗嘱的规定十分的苛刻,手续非常的繁琐,它的形式是程式化的。根盖尤斯称,这种遗嘱信托是源于罗马的外国人的继承。由于罗马的外国人一般是没有财产权的,所以没有遗嘱能力。他们便找到一个罗马市民作为继承人,并委托他在其死后将财产交付于指定的第三人。最开始,遗产信托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到奥古斯都时,已经有“信托大法官”来处理信托纠纷,从而使遗产信托成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从后,遗产信托很快变成了一种得到承认的法律制度。

2 罗马法遗产信托中的蕴含的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之间的区别

罗马法遗产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信托关系人意愿的尊重上,罗马法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有区别。现代信托法是崇尚意思自治的。然而在罗马遗产信托中,信托当事人的意愿是不太被尊重的。首先在委托人意愿上,委托人(即遗嘱人)是否给予受托人一定的好处,并不是由委托人说了算,在委托人即使不愿意给予受托人(即继承人)一定好处的时候,法律也允许受托人可以留置所受托遗产的四分之一的数额作为自己的“好处”费用。另一方面,对于受托人的意愿,罗马遗产信托也是不太关注的。在现代信托法中,受托人是否接受信托,是受托人自己的事情,别人甚至法律是无权干涉的。但在罗马遗产信托中,受托人是否接受信托却受到相当限制。

第二,在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利益平衡点的倾斜上,罗马法信托规则与现代信托法有区别。现代信托法在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上,采取的基本是受益人本位主义。现代信托法在受益人与受托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上,实际上是一种明显体现“受益人本位”的向受益人一方倾斜的立法态势。然而,在罗马遗产信托中,所谓的受益人本位思想并不明显,而且从整个结构中,受益人的保护远远不如现代信托法。首先,在受托人报酬的问题上,为鼓励信托,罗马遗产信托采取的是有偿主义原则。其次,在受托人义务规范上,罗马遗产信托尚缺乏现代信托法中的分别管理义务、亲自管理义务以及忠实义务等义务规则。再次,在受益人对遗产(信托财产)的权利上,受益人对遗产仅仅是一种债权,而不像现代信托法那样具有债权和物权之双重效力的复合性权利。

第三,在信托功能上,罗马信托与现代信托法也是有区别的。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已经提供更为灵活和多样的财产转移机制,但是信托制度依然是人们较为热衷的,其原因就在于信托功能的多样化趋势明显,如财产管理功能、保全功能、增殖功能、公益功能和导管功能。同现代信托功能相比,罗马信托的差异是很明显的。罗马遗产信托主要是基于遗赠的严格性而产生的,尽管如此,遗产信托最重要的作用并不在于为单个物的遗赠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替代手段,而在于实现遗产继承(或部分遗产)的转移。因此,此种信托功能主要体现为财产转移功能。

3 我国构建遗产信托制度的思考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构建遗产信托制度。因为我国是传承东方文化的民族,自古都受着“家”制度的影响,遗产一般都是由长子继承。并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遗嘱知识的普及,这种遗产信托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首先,使用遗产信托,能够有效避免家族争产。近些年我国因为遗产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纠纷层出不穷,这不利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如果遗嘱人设立遗产信托,对特定人作出财产计划,由受托人负责实施,这样既有设立遗嘱解决纠纷的优点,又能够采取信托的方式让受益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其次,由于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处分,所以遗产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人们在获得遗产的同时由于缺乏管理遗产的能力或某方面的专业知识,给遗产继承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由专业受托人代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作为遗产的信托财产不但不会丧失,而且还会因专业性的管理或处分给委托人带来新的收益,从而弥补其后人在管理上的不足。

再次,遗产信托具有合法节税的功能。在国外,由于公民要缴纳高额的遗产税、赠与税等税收,假如将遗产传给妻子、妻子过世后传给子女,子女死后再交与孙子女。这个过程要缴纳3次税收。而采用遗产信托制度,则只需要缴纳一次税收即可。我国会在不久的将来征收遗产税,所以笔者认为,遗产信托在中国同样有着广阔发展的前景。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应该构建遗产信托的制度。但是,在构建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重塑信托形象,普及社会的信托意识。发达国家的信托观念十分的根深蒂固,所以其信托业非常的发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信托的发展是时起时伏,这严重禁锢了中国信托行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信托业一定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重塑信托形象,成立信托业协会,重视信托理财的宣传,转变个人理财观念,以不断创新的信托品种来满足居民理财日渐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全民的信托意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要加强与信托有关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例如制订信托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信托产品的规模限制、颁布实施信托单一税收体制、制定和完善信托工商登记管理办法等等。这些制度可以明晰信托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可以给经济社会和公众相对确定的政策预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更好地支持经济的发展。

信托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遗产信托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应该学习研究古罗马的遗产信托制度,认真总结现代各国对于遗产信托的政策规范,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本国的国情,构建我国的遗产信托制度,使之更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罗马法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赖源河,王志诚.现代信托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意]彼德罗•彭梵得著,黄风译.罗马法教课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英]巴里•尼古拉斯著,黄风译.罗马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能见善久.现代信托法讲义.[M].东京:有斐阁,1999.

[6]费安玲.罗马继承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张淳.信托法原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4.

[8]罗大钧.信托法律关系探析[J].政法论坛,2001,(2).

[9]何宝玉著.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0]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11][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费安玲译.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动物保护法律“物格”探析 下一篇:论公司法人否认格制度的原则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