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时间:2022-09-06 03:40:32

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摘 要: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保证设计的项目内容具有可行性,由浅入深地安排项目进度,贴合实际生活情境,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确保中职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平面设计的能力,并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展现优势。从项目设计、进度设计和工学结合几方面推广研究项目教学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设计;项目进度;工学结合

要彰显商业竞争力需要商业宣传打动人,如何打动人心,必须要有美感。因此,平面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沟通的方法,是人和人沟通的工具,好的平面设计师能完美沟通商业与人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提升中职生的训练能力。本文从项目设计、进度设计和工学结合几方面进行了项目教学法的推广研究。

一、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要有针对性地完成项目设计,项目设计要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项目设计必须要考虑到:

1.考虑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许多项目设计虽然较为合理,但是设计的内容却缺乏可行性。例如:教师设计了为广告公司设计平面图的项目内容,但是,这个项目却没有用武之地,使得学生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也逃脱不了传统教学“布置任务―完成任务―教师评价”的环节,因此,必须要考虑能够真正实现项目教学的项目设计。

2.要考虑到设计内容的职业特点

中职平面设计的内容可以选择多种职业,包括:影楼、广告公司、印刷企业、服装企业和网络公司等。因此,项目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就业渠道,保证项目设计的内容能够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提供相关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在实训内容上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实训项目,以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由浅入深安排项目进度

项目进度的安排要秉承由浅入深的原则,因为项目教学的开展必须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中职学生数学、英语等知识水平一般处于中下水平,开展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必须要由浅入深设计进度,保证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讲,平面设计项目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教学:

1.定好课题,立好项目

由教研组长负责,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从本专业的实践课中选取几个操作性与实效性较强的课题作为项目教学法的内容。

2.教授基础平面设计知识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设计,设计的内容要简单

例如:设计古风网页、PS婚礼照片,制作成为相册等。这些单项目的内容能够训练学生运用平面设计知识的能力,提升知识储备。这个阶段的内容要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样能够保证对中职学生的有效指导。当然,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不应该左右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内容,这个阶段是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的平面设计的基础相对比较扎实了,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让他们独立找出设计思路,多实践,独立完成作品和创新作品。例如:让学生帮助影楼完成婚礼照片的设计,帮助广告公司完成网页设计等。

三、贴合实际,工学结合

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考虑到生活实际。

1.要利用生活收集素材,提升能力

翻阅报刊、浏览网页的时候,漫步街头与广告牌、指示牌、商标等相遇时,更有超市、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商品陈列的样式,这些都是良好的设计素材,应该鼓励学生随时搜集,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感知与品味版型设计。

2.要在教学过程中模糊学科界限,提升实际能力

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例如:制作投标网页的过程中,离不开各方面的知识,为了使网页内容符合企业要求,必须要了解客户的观念、经营的商品与特征;分析同行业公司的产品,会涉及美术、文化、历史、市场分析等多种知识,因此,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种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实训

例如:可以联系企业进行分阶段开展实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中职院校也可以自己开办校办企业,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平台。另外,学生完成了实际培训,也要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保证每学期都有1~2次的平面设计展览,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保证设计的项目内容具有可行性,由浅入深地安排项目进度,贴合生活实际情况,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确保中职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平面设计的能力,并在人才市场竞争中显现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宇.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平面构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2]陈小滢.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作者单位 河南省鹤壁工业中专)

上一篇:激发兴趣,科学指导,加强作文起步教学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提问